GC.HPLG法中的分離試驗(R)計算公式為( C)
A.R=2(tR1-tR2)/(W1-W2)
B.R=2(tR1+tR2)/(W1-W2)
C.R=2(tR2-tR1)/(W1+W2)
D.R=(tR2-tR1)/2(W1+W2)
E.R=2(tR1-tR2)/(W1+W2)
紅外光譜( E )。
A.RF
B.E
C.ODSC
D.tR
E.IR
熒光分光光度( C )。
A.組分的遷移距離與展開劑的遷移距離之比
B.測量物質的質量與溫度
C.檢測器與光源成90°角
D.測量樣品與參比物之間的溫差隨溫度的變化
E.橫坐標以㎝-1表示,縱坐標以T%表示
根據電池電動勢變化測出離子濃度( A )。
A.PH值測定法
B.高效液相色譜
C.熱分析法
D.電泳法
E.X-射線衍射法
Beer-Lambert定律A=-lgT=ELC中,A.T.E.L分別代表(D)。
A.A-吸收度T-光源E-吸收系數L-液層厚度(cm)
B.A-吸收度T-透光率E-吸光度L-液層厚度(cm)
C.A-吸收度T-溫度E-吸收系數L-液層厚度(cm)
D.A-吸收度T-透光率E-吸收系數L-液層厚度(cm)
E.A-吸收度T-透光率E-吸收系數L-液層厚度(mm)
中國藥典規定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需定期進行校正,如何測定吸收度準確性( D )。
A.用比色用氯化鈷溶液檢定
B.用不著1%濃度的碘化鈉溶液檢定
C.用比色用重鉻酸鉀溶液檢定
D.用重鉻酸鉀的硫酸溶液檢定
E.用比色用硫酸銅溶液檢定
紫外測定中的空白對照試驗(A )。
A.將溶劑盛裝在與樣品池相同的參比池內,調節儀器,使透光率為100%,然后測定樣品池的吸收度
B.將溶劑盛裝在石英吸收池內,以空氣為空白,測定其吸收度
C.將溶劑盛裝在玻璃吸收池內,以空吸收池為空白,測定其吸收度
D.將溶劑盛裝在玻璃吸收池內,以水為空白,測定其吸收度
E.將溶劑裝在吸收池內,以水為空白,測定其吸收度,然后從樣品吸收中減去此值
K=Cs/Cm( E )。
A.比較值
B.分離度
C.理論板數
D.容量因子
E.分配系數
Beer-Lambert定律說明,一定條件下(E)。
A.透光率與溶液濃度、光路長度成正比關系
B.透光率的對數與溶液濃度、液層厚度成正比關系
C.吸收度與溶液濃度、液層厚度成指數函數關系
D.吸收度與溶液濃度成正比,透光率的負對數與濃度成反比
E.吸收度與溶液濃度、液層厚度成正比關系
某藥物進行中間體雜質檢查:取該藥0.2g,加水溶解并稀釋至25.0mL,取此液5.0mL,稀釋至25.0mL,搖勻,置1cm比色皿中,于320nm處測得吸收度為0.05.另取中間體對照品配成每mL含8μg的溶液,在相同條件下測得吸收度是0.435,該藥物中間體雜質的含量為( D )。
A.0.580%
B.0.575%
C.0.6%
D.0.0575%
E.5.75%
用于官能團鑒別( B )。
A.紫外線分光光度法
B.紅外線分光光度法
C.直接電位法
D.X-衍射光譜
E.熒光光譜
液相色譜中化學鍵合相使用PH范圍是( E )。
A.2~10
B.1~14
C.3~8
D.1~10
E.2~8
比移值( A )。
A.組分的遷移距離與展開劑的遷移距離之比
B.測量物質的質量與溫度
C.檢測器與光源成90°角
D.測量樣品與參比物之間的溫差隨溫度的變化
E.橫坐標以㎝-1表示,縱坐標以T%表示
高效液相色譜儀常用的檢測器是( A )。
A.紫外檢測器
B.紅外檢測器
C.熱導檢測器
D.電子捕獲檢測器
E.光焰離子化檢測器
熒光法測定的是( A )。
A.發射光的強度
B.激發光的強度
C.吸收光的強度
D.光的強度
E.紫外光光源的強度
容量因子( A )。
A.k=KVs/Vm
B.F=A內/A標×C標/C內
C.F=W待測物/W稱量式
D.T=W005h/2d1
E.F=(n-n0)/C
發射光譜( E )。
A.紫外線分光光度法
B.紅外線分光光度法
C.直接電位法
D.X-衍射光譜
E.熒光光譜
激光光譜( E )。
A.以發射光的小長對熒光強度作圖
B.以熒光波長對透光率作圖
C.以熒光波長對吸收度作圖
D.以激發光的波長對吸收強度作圖
E.以激發光的波長對熒光強度作圖
TCL 法鑒別藥物( D )。
A.比較供試品與對照品的死時間
B.比較供試品與對照品的保留時間的比值
C.比較供試品與對照品的斑點大小
D.比較供試品與對照品的比移值
E.比較供試品與對照品的斑點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