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題(X型題):銅鹽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青霉素族抗生素類藥物的依據(原理)為
A 本類藥物降解為青霉烯酸,在320nm~360nm處有強烈吸收
B 本類藥物于弱酸性介質中降解為青霉烯酸,因其穩定性差,故加銅鹽使成穩定的螯合物
C 本類藥物于弱酸性介質中與硫酸銅反應,生成銅鹽
D 本類藥物的溶液和硫酸銅-枸櫞酸試液反應,生成穩定的銅螯合物
E 本類藥物溶液加硫酸銅-枸櫞酸試液,加熱75℃30min,則生成穩定螯合物,其為λmax320nm
答案:BE
第95題(B型題):
A 局部作用栓劑
B 青霉素C鈉
C 水楊酸鈉
D 油性基質
E 水性基質
1不宜制成肛門栓劑的藥物
2適宜制成肛門栓劑的藥物
3水溶性與脂溶性藥物均適用
4適宜制成水溶性藥物的混懸栓劑
答案:BCAD
第96題(B型題):
A 油溶液型注射劑
B 水溶液型注射劑
C 混懸型注射劑
D 乳劑型注射劑
E 注射用無菌粉末
1鹽酸普魯卡因注射液
2黃體酮注射液
3青霉素G鈉鹽注射液
4醋酸可的松注射液
答案:BAEC
第97題(X型題):關于青霉素鈉粉針劑的說法是
A 為注射用無菌分裝產品
B 干燥狀態下可經過補充滅菌
C 臨用前用滅菌注射用水溶解
D 分裝應在100級潔凈條件下進行
E 控制環境濕度在青霉素鈉臨界相對濕度以上
答案:ABCD
第98題(B型題):
A 腎上腺素
B 維生素C
C 青霉素G鉀鹽
D 易發生氧化反應
E 硝普鈉
1具有雙烯醇結構
2易發生光化降解反應
3易發生氧化反應
4易發生水解反應
答案:BEAC
第99題(A型題):關于緩釋、控釋制劑,敘述正確的為
A 生物半衰期很短的藥物(小于2h),為了減少給藥次數,最好作成緩(控)釋制劑
B 青霉素普魯卡因的療效比青霉素鉀的療效顯著延長,是由于青霉素普魯卡因的溶解度比青霉素鉀的溶解度小
C 緩釋制劑可克服普通制劑給藥產生的峰谷現象,提供零級釋藥
D 所有藥物都可以采用適當的手段制備成緩(控)釋制劑
E 用脂肪、蠟類等物質可制成不溶性骨架片
答案:B
第100題(X型題):關于緩(控)釋制劑錯誤的敘述為
A 控釋制劑可克服普通制劑給藥產生的峰谷現象,提供零級或近零級釋藥
B 所有藥物都可以采用適當的手段制備成緩(控)釋制劑
C 為使某些注射劑如胰島素、腎上腺素、青霉素等在體內緩慢釋放,可用10%~25%PVP溶液作助溶劑和分散劑
D 對于水溶性的藥物,可制備成W/O型乳劑,延緩釋藥
E 經皮吸收制劑不屬于緩(控)釋制劑,因為它起局部作用
答案:ABE
第101題(B型題):
A 胃蛋白酶
B 螺內酯
C 胰酶
D 苯丙胺
E 羧苯磺胺
1不宜與酸性藥物配伍
2與青霉素G在腎小管近端競爭分泌
3影響地高辛排泄,導致中毒
4受堿性尿的影響,排泄速度顯著下降
答案:CEBD
第102題(X型題):丙磺舒具有下列哪些性質
A 為磺胺類藥物
B 能抑制尿酸在腎小管中的再吸收促進尿酸排泄,可用于治療慢性痛風病
C 可溶于水
D 能抑制青霉素和對氨基水楊酸等酸性藥物的排泄,故與其合用具延效作用
E 為利尿藥
答案:BD
第103題(A型題):下列幾種說法中,何者不能正確敘述β-內酰胺類抗生素的結構及其性質
A 青霉噻唑基是青霉素類過敏原的主要決定簇
B 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的酰胺側鏈對抗菌活性甚為重要,影響抗菌譜和作用強度及特點
C 在青霉素類化合物的6位引入甲氧基對某些菌產生的β-內酰胺酶有高度穩定性
D 青霉素遇酸分子重排,加熱后生成青霉醛和D-青霉胺
E β-內酰胺酶抑制劑,通過抑制β-內酰胺酶而與β-內酰胺抗生素產生協同作用,其本不具有抗菌活性
答案:E
第104題(A型題):青霉素G在堿性溶液中加熱生成
A 青霉素G鈉
B 青霉二酸鈉鹽
C 生成6-氨基青霉烷酸(6-APA)
D β-內酰胺環水解開環
E 青霉醛和D-青霉胺
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