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型題(最佳選擇題)。共15題,每題1分。每題的備選答案中只有一個最佳答案。
試題:
1.片劑中制粒目的敘述錯誤的是 ( )
A.改善原輔料的流動性 B.增大物料的松密度,使空氣易逸出
C.減小片劑與模孔間的摩擦力 D.避免粉末分層 E.避免細粉飛揚
2.一般注射液的pH值應為 ( )
A.3—8 B.3—10 C.4—9 D.5一10 E.4—11
3.反映難溶性固體藥物吸收的體外指標主要是 ( )
A.溶出度 B.崩解時限 C.片重差異 D.含量 E.脆碎度
4.滲透泵型片劑控釋的基本原理是 ( )
A.減小溶出 B.減慢擴散 C.片外滲透壓大于片內,將片內藥物壓出
D.片劑膜內滲透壓大于片劑膜外,將藥物從細孔壓出
E.片劑外面包控釋膜,使藥物恒速釋出
5.復乳W1/O/w2型,當W1≠W2時是指下述哪一項 ( )
A.一組分一級乳 B.二組分一級乳 C.二組分二級乳 D.三組分一級乳
E.三組分二級乳
6.藥篩篩孔目數習慣上是指 ( )
A.每厘米長度上篩孔數目 B.每平方厘米面積上篩孔數目
C.每英寸長度上篩孔數目 D.每平方英寸面積上篩孔數目
E.每市寸長度上篩孔數目
7.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頒布使用的版本為 ( )
A.1994年版 B.1990年版 C.1996年版 D.1995年版 E.1993年版
8.不作為栓劑質量檢查的項目是 ( )
A.熔點范圍測定 B.融變時限測定 C.重量差異檢查
D.藥物溶出速度與吸收試驗 E.稠度檢查
9.關于表面活性劑的敘述中哪一條是正確的 ( )
A.能使溶液表面張力降低的物質 B.能使溶液表面張力增加的物質
C.能使溶液表面張力不改變的物質 D.能使溶液表面張力急劇下降的物質
E.能使溶液表面張力急劇上升的物質
10.為提高浸出效率,常采取一些措施,下列哪一項措施是錯誤的 ( )
A.選擇適宜的溶劑 B.恰當地升高溫度
C.加大濃度差 D.將藥材粉碎得越細越好 K.加表面活性劑
11.滴眼劑的質量要求中,哪一條與注射劑的質量要求不同 ( )
A.有一定的pH值 B.與淚液等滲C.無菌 D.澄明度符合要求 E.無熱原
12.聚氧乙烯脫水出梨醇單油酸酯的商品名稱是 ( )
A.吐溫20 B.吐溫40 C.吐溫80 D.司盤60 E.司盤85
13.制備5%碘的水溶液,通常可采用以下哪種方法 ( )
A.制成鹽類 B.制成酯類 C.加增溶劑 D.加助溶劑 E.采用復合溶劑
14.單糖漿的含糖濃度以g/ml表示應為多少 ( )
A.70% B.75% C. 80% D. 85% E.90%
15.制備注射劑的環境區域劃分哪一條是正確的 ( )
A.精濾、灌封、滅菌為潔凈區 B.精濾、灌封、安額干燥滅菌后冷卻為潔凈區
C.配制、灌封、滅菌為潔凈區 D.灌封、滅菌為潔凈區
B.配制、精濾、灌封、燈檢為潔凈區
答案及解析
1.
答案:C
解答:片劑的制備分粉末直接壓片法和制粒壓片法(包括選粒壓片)。制粒壓片法又分為干法制粒和濕法制粒。制粒的目的一是為了片劑成型的需要,二是為了保證片劑質量的需要。制顆粒后使顆粒間空隙增大,壓片時空氣易排出,避免壓力解除后殘留的少量空氣膨脹而裂片,同時壓縮時可使顆粒間易產生內聚力而成型。顆粒流動性大于粉末,填充
均勻,使片重差異減小;不同比重的物料由于制顆粒而相互結合,機器振動也不易分層;顆粒中由于粘合劑的結合作用而細粉極少,不易飛揚,不會影響操作者的健康。為了減小片劑與模孔間的摩擦力,減小推片力,需加入潤滑劑,而與制顆粒無關。故答案應選擇
C。
2.答案:C
解答:注射劑的質量要求之一是調節適宜的pH值。血漿pH值為7.4,因此注射液的pH值與血漿pH值相同,是最理想的。但考慮到注射液的穩定性和有效性,各種注射液不可能都調節pH值7.4,而是調節在4—9之間,在這一pH值的范圍內,機體有耐受性。故答案應選擇C。
3.答案:A
解答:溶出度是指在規定的介質中,藥物從某些固體制劑中溶出的速度和程度。當藥物在體內吸收與體外溶出存在著相關的或平行的關系,通常可采用溶出度試驗代替體內試驗,并可完全作為生產和質量控制的常規檢查方法。對難溶性藥物、劑量小、藥效強、副作用大的藥物需測定溶出度。所以溶出度才是反映難溶性藥物吸收的體外指標。崩解時限、片重差異、含量、脆碎度均是控制片劑質量的重要指標,均與藥物體內吸收有密切關系,但不是直接反映難溶性藥物吸收的體外指標。故答案應選擇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