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分散體(SD)是指將藥物高度分散于固體載體中形成的以固體形式存在的分散系統。藥物在載體中的粒徑在0.001~0.1毫米之間,主要用于加速和增加難溶性藥物的溶出,提高其生物利用度。鑒定SD可采用熱分析法(差示掃描量熱法DSC,差熱分析法DTA)、X射線衍射法、紅外光譜法(IR)、光學顯微鏡法。SD載體可水溶性、水不溶性和腸溶性三類,三類載體可單一或聯合應用?,F將國外SD制劑選用的水溶性載體綜述如下:
■聚乙二醇(PEG)
PEG毒性小,在胃腸道內易于吸收,不干擾藥物的含量分析,能顯著地增加藥物的溶出速率,提高藥物的生物利用度,故最為常用。PEG熔點低(55℃~60℃),一般采用熔融法制備其SD,有時也采用溶劑法。Ozkan等制備了依托度酸-PEG速釋固體分散體,結果表明,溶劑法制備的SD溶解效果比熔融法制品好。選用PEG6000效果最佳,藥物:PEG6000溶解效果最好,在10分鐘內溶解60%以上,貯藏9月SD中無定形態沒有改變。Betageri等發現采用溶劑-冷凍干燥法制備的格列苯脲-PEG固體分散體比熔融法制品釋藥快,大幅度增加了格列苯脲的溶出度。
PEG分子量的大小影響SD的釋藥速度。Betageri等以PEG4000、PEG6000、PEG4000-PEG6000混合物(1:1)制備SD,結果表明PEG6000作載體藥物溶出效果好。
PEG的用量影響SD的釋藥速度。一般來說,PEG的用量越大,釋藥速度也越快。Naima等制備了卡馬西平-PEG6000固體分散體,隨著PEG6000用量的增加,卡馬西平的溶出量呈線形增加。藥代動力學研究顯示,隨著PEG6000用量增加,卡馬西平-PEG6000固體分散體的生物利用度也隨之提高。
■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PVP對熱穩定性好,能溶于多種有機溶劑中,因熔點高,故多用溶劑法制備SD。由于氫鍵作用或絡合作用,PVP的粘度增大而抑制藥物晶核的形成及成長,使藥物成無定形態。
Tantishaiyakul等研究了吡羅昔康PVP(k-17PF,k-90)固體分散體的性質。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FTIR)分析表明,吡羅昔康與PVP分子間存在氫鍵,吡羅昔康中N-H、O-H峰的消失表明固體分散體中的吡羅昔康呈無定形態。Van等研究了替馬西平-PVP(k30)固體分散體。IR表明,替馬西平的羥基和PVP(k30)的羰基形成氫鍵;X射線衍射法與DTA法分析顯示,當PVP用量超過40%時,藥物以無定形態存在。Lynne等用振動分光鏡研究了吲哚美辛-PVP固體分散體的結構,證明吲哚美辛的羥基與PVP的羰基形成氫鍵。
以PVP為載體的固體分散體主要用于提高難溶性藥物的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一般來說,PVP用量越大,藥物在介質中的溶出度和溶解度就越大。Susana等研究了微溶性藥物阿苯達唑的PVP(k30)固體分散體的溶出度。PVP(k30)的用量增加,固體分散體中藥物的溶出速度和溶出效率都隨之增加。Teresa等研究了難溶性藥物,氟桂利嗪的PVP固體分散體的溶出度,也發現PVP含量越高,溶出度增加越顯著。IR表明氟桂利嗪與PVP無化學作用。但是也有例外,有些藥物與PVP在一定比例下溶出效果最佳。Tantishaiyakul等研究發現:當吡羅昔康-PVP為1:5和1:6時,固體分散體的溶出度最大,在5分鐘內比單一藥物高出40倍。
■泊洛沙姆
Poloxamer188易溶于水,能與多種藥物形成孔隙固溶體,制備的固體分散體增加藥物的溶出效果明顯大于PEG載體。Sudha等研制了硝苯地平SD(Poloxamer188占33.3%),在室溫或4℃放置兩個月基本穩定。Rouchotas等用保泰松(PB)粉末在100毫克/升泊洛沙姆溶液中25℃±0.5℃恒溫攪拌22個小時,過濾得到PBT(PB經過表面吸附處理的產物)。用融化法制備PB-SD(10%、20%),比較了PB、PBT、PB-SD(20%)的溶出度。結果發現,在pH6.4緩沖溶液中,在37℃±0.5℃下,104分鐘后,PB釋放16.7%,PB-SD釋放71.4%,PBT釋放85.6%。PBT釋藥速度明顯快,而PBT中泊洛沙姆含量僅為0.05%,說明吸附技術顯著改善了藥物的溶出行為。
■聚乙烯氧化物(PEO)
Tetsuya等應用水溶性載體PEO及羥丙基纖維素(HPC)分別制備了氟比洛芬(FP)固體分散體。研究表明:FP-PEO固體分散體的釋藥速度大于FP-HPC固體分散體。在FP-PEO固體分散體中,釋藥速度隨PEO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因為FP與PEO可形成氫鍵,PEO越多,氫鍵就越多,所以釋藥速度也越快。
■混合脂肪酸酯
Barker等試將液態的維生素E制成固體劑型,用單硬脂酸甘油酯(Gelucire)44/14(熔點44℃)以熔融法(60℃水浴)制備維生素E的SD,含藥量可達50%w/w),藥物吸收比普通制劑增加兩倍,提高了生物利用度。且維生素E的SD裝入膠囊后儲存18個月未見維生素E滲出。Manish等用Gelucire50/13(熔點47℃~53℃)作載體制備萘普生、17-酮甾類、消炎痛、睪丸激素、非那西丁、黃體酮等固體分散體,添加硅酸鎂鋁作表面吸附劑。固體分散體中藥物與硅酸鎂鋁生成氫鍵而保持無定形態,加速了藥物的溶出。
■甘露醇
Anne等用超臨界流體法制備了吡啶甲磺酸類藥物甘露醇SD(共沉淀物)。DSC、FTIR分析顯示,藥物的胺基與甘露醇的羥基形成氫鍵,藥物以無定形態存在,故加快了藥物的溶出。Okonogi等用溶劑法以甘露醇和尿素制備了氧氟沙星SD。X射線衍射法顯示,氧氟沙星-尿素SD(1:4)的藥物衍射峰顯著降低,表明有晶型藥物存在;氧氟沙星-尿素SD(1:19)中藥物衍射峰消失,表明藥物均呈無定形態存在;氧氟沙星-甘露醇SD(1:19)仍有藥物衍射峰,表明也有晶型藥物存在。這些提示,作為氧氟沙星SD的載體,尿素優于甘露醇。氧氟沙星SD的溶出曲線表明:甘露醇SD未能顯著增加藥物的溶出度,而尿素則較大地增加了藥物的溶出,證實了尿素的效果好。
■修飾的卡拉雅膠(MGK)
MGK是將天然樹膠粉碎(100目)經120℃熱處理兩小時而制得的。其優點是黏性降低,從1800厘泊降至550厘泊。Murali等采用研磨法制備尼莫地平-MGK固體分散體(1:9),藥物溶解速度有顯著改善,無需加入有機溶劑或高溫制備;而且隨MGK用量增加,尼莫地平的溶解速度也增加。
■膠原蛋白水解產物
Renata等以膠原蛋白的酶水解產物Gelitacollagel(KLH,分子量18300)作SD載體,用噴霧干燥法制備奧沙西泮SD。X射線衍射法顯示,不同載體用量的SD中奧沙西泮衍射峰均消失,表明藥物均呈無定形態。SD中奧沙西泮4小時藥物溶出27.8%~29.1%,比原料藥(5%)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