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歷年一造《案例分析》考試真題來看,第一道案例題一般是財務分析題,關于財務分析,學霸君總結了兩個核心公式,務必掌握好,很重要!
結合老師視頻講解,思路更清晰↓↓↓
稅前利潤=營業收入(不含銷項稅)-總成本(不含進項稅)-增值稅附加+補貼收入
=營業收入-(經+折+攤+息+維)-附+補
推1:息稅前利潤=營業收入-(經+折+攤+維)-附+補
推2:息稅折攤前利潤=營-(經+維)-附+補
償債備付率=(息稅折攤前利潤-企業所得稅)/(本+息)
=可用于還款的錢/當期應還的錢(本+息)
<1,發生短期借款;≥1,不發生短期借款。
推1:不考慮利潤分配時:折舊+攤銷+凈利潤-本金<0,發生短期借款;
折舊+攤銷+凈利潤-本金≥0,不發生短期借款。
推2:考慮利潤分配時:折舊+攤銷+未分配利潤-本金<0,發生短期借款;
折舊+攤銷+未分配利潤-本金≥0,不發生短期借款;
未分配利潤=凈利潤+期初未分配利潤-法定盈余公積金-應付投資者各方股利
基于利潤與利潤分配表的財務評價:
(1)主要評價指標:總投資收益率(ROI)、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ROE)
總投資收益率(ROI)=[正常年份(或運營期內年平均)息稅前利潤/總投資)×100%
資本金凈利潤率(ROE)=[正常年份(或運營期內年平均)凈利潤/項目資本金)×100%
(2)財務評價:總投資收益率≥行業收益率參考值,項目可行;項目資本金凈利潤率≥行業資本金凈利潤率,項目可行。
建設期貸款的第三種還款方式即按最大償還能力還款
最大償還能力=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所得稅
=息稅前利潤+折舊費+攤銷費-所得稅
=營業收入(不含稅)+補貼收入-經營成本(不含稅)-維持運營投資-增值稅附加-所得稅≥當年應還的本息和,則能滿足還款要求,反之不行。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可以點擊側邊【收藏★】下來哦~
溫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網校-ljt獨立創作完成,未經著作權人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