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難以把握核心重要點,為了幫助考生夯實基礎,拔升高度,233網校特整理了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技術與計量水利》核心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學習,今天更新的是《拱壩》知識考點內容,抓緊時間看起來吧!
考點:拱壩【視頻解讀>>】
(一)拱壩的基本原理及特點
拱壩是平面上凸向上游三向固定的空間高次超靜定結構 。
拱壩具有如下一些特點:
(1)利用拱壩的結構特點,充分發揮利用材料強度。
(2)利用兩岸巖體維持穩定。
(3)超載能力強,安全度高。
(4)抗震性能好。
(5)荷載特點。
拱壩壩體不設永久性伸縮縫,其周邊通常固接于基巖上,因而溫度變化、地基變化等對壩體有顯著影響。此外,壩體自重和揚壓力對拱壩應力的影響較小,壩體越薄,這一特點越顯著。
(6)壩身泄流布置復雜 。
(二)拱壩的分類及布置
按建筑材料和施工方法分為常規混凝土拱壩、碾壓混凝土拱壩和砌石拱壩。
按照拱壩的厚薄程度,即厚高比區分T/H <0.2,為薄拱壩;T/H=0.2-0.35,為中厚拱壩;T/H>0.35,為重力拱壩。
按壩面曲率分類。只有水平向曲率的拱壩稱為單曲拱壩;水平和豎直向都有曲率的拱壩稱為雙曲拱壩。
(三)拱壩的材料及構造
1.壩體混凝土的水灰比應限制在0.45-0.55 的范圍內。
壩體混凝土強度等級的分區,在上游面應檢驗混凝土的抗滲性能;
在寒冷地區,拱壩上下游水位變動區及所有暴露面應檢驗抗凍性能;壩體厚度小于20m時,混凝土強度等級盡量不分區;
對于高壩,如壩體中部和兩側拱端的應力相差較大,可分設不同強度等級區 。
另外,對于同一層混凝土,強度等級分區的最小寬度不小于 2m 。
2.拱壩的壩頂
拱壩壩頂無交通要求時,非溢流壩頂寬度一般應不小于3m。
3.壩內廊道及排水
拱壩厚度較薄,應盡可能少設廊道,以免對壩體削弱過多。考慮分層設置壩后橋,作為壩體交通、封拱灌漿和觀測檢修之用。壩后橋應該與壩體整體連接。
4.壩體分縫
(1)對地形的要求。
理想的地形應是左右兩岸對稱,岸坡平順無突變,在平面上向下游收縮的峽谷段。
(2)對地質的要求 。
拱壩對壩址地質條件的要求比重力壩和土石壩高,河谷兩岸的基巖必須能承受由拱端傳來的推力。
理想的地質條件是巖基比較均勻、堅固完整、有足夠的強度、透水性小、能抵抗水的侵蝕、耐風化、岸坡穩定,沒有大斷裂等 。
壩基基礎處理措施:
(1)壩基開挖,一般都要求開挖到新鮮基巖。
(2)固結灌漿和接觸灌漿。
(3)防滲帷幕。
(4)壩基排水。
(5)斷層破碎帶處理 。
以上就是“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水利(第三章 工程構造)”部分的考點,如果這些內容對你有幫助,請加收藏哦!資料持續更新中~ 建議結合233網校建設工程技術與計量水利課程進行學習,效果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