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裂隙呈×形,以構造型為主,多數間距大于0.4m,巖體被切割成大塊狀,上述描述是屬于( )裂隙發育程度。
A.不發育
B.較發育
C.發育
D.很發育
2.由于花崗巖石中含有石英,在高溫下會發生晶型轉變,產生體積膨脹,因此花崗石( )差。
A.耐火性
B.抗凍性
C.吸水性
D.可塑性
3.不受氣候影響的地下水是( )。
A.包氣帶水
B.潛水
C.承壓水
D.裂縫水
4.對不能在上部刷方減重的滑坡體,為了防止滑坡常用的措施是( )。
A.在滑坡體上方筑擋土墻
B.在滑坡體坡腳筑抗滑樁
C.在滑坡體上部筑抗滑樁
D.在滑坡體坡腳挖截水溝
5.下列關于各類圍巖的處理方法,正確的是( )。
A.堅硬的整體圍巖,在壓應力區應采用錨桿穩定
B.塊狀圍巖,應以錨桿為主要的支護手段
C.層狀圍巖,-般采用噴混凝土支護即可,出現滑動面時則需要用錨桿加固
D.軟弱圍巖,需要立即噴射混凝土,有時還需要加錨桿和鋼筋網才能穩定圍巖
6.下列關于工程地質問題對選址的影響,說法正確的是( )。
A.裂隙的主要發育方向與建筑邊坡走向垂直的,邊坡易發生坍塌
B.裂隙的間距越大,密度越大,對巖體質量的影響越大
C.當路線與斷層走向平行,路基靠近斷層破碎帶時,容易引起路基的大規模坍塌
D.當隧道與斷層走向垂直時,應盡量避免與斷層破碎帶接觸
7.工程地質勘查工作對造價的影響很大,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 )。
A.勘查資料的準確性
B.對特殊不良工程地質問題的認識不足
C.施工過程中才發現不良地質的現象
D.選擇工程地質條件有利的路線
8.鋼筋混凝土框架-般不宜超過( )層。
A.8
B.10
C.15
D.20
9.關于鋼筋混凝土基礎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鋼筋混凝土條形基礎底寬不宜大于600mm
B.錐形基礎斷面最薄處高度不小于200mm
C.通常宜在基礎下面設300mm左右厚的素混凝土墊層
D.階梯形基礎斷面每踏步高120mm左右
10.下列關于散水與明溝的說法正確的是( )。
A.降水量小于900mm的地區可只設置明溝(暗溝)
B.暗溝(明溝)的溝底應做縱坡,坡度1%~3%
C.外墻與暗溝(明溝)之間應做散水,散水寬度600~1000mm
D.散水坡度-般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