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案例分析》科目是最難的一個科目,都是主觀題,需要考生在答題紙是作答。
首先,主觀題是人工判卷。人工判卷評分最起碼得要判卷人員正確識別你的答案,字寫得好不好沒有關系,但是字跡一定要工整。
其次,讓答案“對號入座”。所有的卷子在判卷前都要輸入電腦,每個老師只負責其中一道題的評分,其他的題目都看不到。讓答案“對號入座”,書寫在應該的位置,否則閱卷時老師看不到,你答對了也沒有分。
最后,答題得分點。對于主觀題來說,判卷老師主要是看得分點。要是你長篇大論,閱卷老師不會同情你去仔細看你答的答案,直接給你1-2分。因為有2分的誤差標準。
2021年一級造價工程師考試資料更新,點擊進入【233網校APP資料包-上百份資料免費下載】,同時【章節習題/模擬試題/答題闖關/考點打卡】和【2021年干貨筆記】等你來參與!
附:2020年一級造價師《案例分析》真題答案及評分準則
試題一:(20分)
某企業擬投資建設一工業項目,生產一種市場急需的產品。該項目相關基礎數據如下:
1.項目建設期1年,運營期8年。建設投資估算1500萬元(含可抵扣進項稅100萬元),建設投資(不含可抵扣進項稅)全部形成固定資產,固定資產使用年限8年,期末凈殘值率5%,按直線法折舊。
2.項目建設投資來源為自有資金和銀行借款。借款總額1000萬元,借款年利率8%(按年計息),借款合同約定的還款方式為運營期的前5年等額還本付息。自有資金和借款在建設期內均衡投入。
3.項目投產當年以自有資金投入運營期流動資金400萬元。
4.項目設計產量為2萬件/年。單位產品不含稅銷售價格預計為450元,單位產品不含進項稅可變成本估算為240元,單位產品平均可抵扣進項稅估算為15元,正常達產年份的經營成本為550萬元(不含可抵扣進項稅)。
5.項目運營期第1年產量為設計產量的80%,營業收入亦為達產年份的80%,以后各年均達到設計產量。
6.企業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3%,增值稅附加按應納增值稅的12%計算,企業所得稅稅率為25%。
問題:
1.列式計算項目建設期貸款利息和固定資產年折舊額。
2.列式計算項目運營期第1年、第2年的企業應納增值稅額。
3.列式計算項目運營期第1年的經營成本、總成本費用。
4.列式計算項目運營期第1年、第2年的稅前利潤,并說明運營期第1年項目可用于還款的資金能否滿足還款要求。
5.列式計算項目運營期第2年的產量盈虧平衡點。(注:計算過程和結果數據有小數的,保留兩位小數)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試題二:(20分)
其國有資金投資的施工項目,采用工程量清單公開招標,并按規定編制了最高投標限價。同時,該項目采用單價合同,工期為180天。
招標人在編制招標文件時,使用了九部委聯合發布的《標準施工招標文件》,并對招標人認為某些不適于本項目的通用條款進行了刪減。招標文件中對竣工結算的約定是:工程量按實結算,但竣工結算價款總額不得超過最高投標限價。
共有A、B、C、D、E、F、G、H等八家投標人參加了投標。
投標人A針對2萬m2的模板項目提出了兩種可行方案進行比選。方案一的人工費為12.5元/m2,材料費及其他費用為90萬元。方案二的人工費為19.5元/m2,材料費及其他費用為70萬元。
投標人D對某項用量大的主材進行了市場詢價,并按其含稅供應價格加運費作為材料單價用于相應清單項目的組價計算。
投標人F在進行報價分析時,降低了部分單價措施項目的綜合單價和總價措施項目中的二次搬運費率,提高了夜間施工費率,統一下調了招標清單中材料暫估單價8%計入工程量清單綜合單價報價中,工期為六個月。
中標候選人公示期間,招標人接到投標人H提出的異議。第一中標候選人的項目經理業績為在建工程,不符合招標文件要求的“已竣工驗收”的工程業績的要求。
問題:
1.編制招標文件時,招標人的做法是否符合相關規定?招標文件中對竣工結算的規定是否妥當?并分別說明理由,
2.若從總費用角度考慮,投標人A應選用哪種模板方案?若投標人A經過技術指標分析后得出方案一、方案二的功能指數分別為0.54和0.46,以單方模板費用作為成本比較對象,試用價值指數法選擇較經濟的模板方案。(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均保留兩位小數)
3.投標人D、投標人F的做法是否有不妥之處?并分別說明理由。
4.針對投標人H提出的異議、招標人應在何時答復?應如何處理?若第一中標候選人不再符合中標條件,招標人應如何確定中標人?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試題三:(20分)
某環保工程項目、發承包雙方簽訂了工程施工合同、合同約定:工期270天:管理費和利潤按人材機費用之和的20%計取:規費和增值稅稅金按人材機費、管理費和利潤之和的13%計取。人工單價按150元/工日計、人工窩工補償按其單價的60%計:施工機械臺班單價按1200元/臺班計、施工機械閑置補償按其臺班單價的70%計。人工窩工和施工機械閑置補償均不計取管理費和利潤;各分部分項工程的措施費按其相應工程費的25%計取、(無特別說明的,費用計算時均按不含稅價格考慮)。承包人編制的施工進度計劃獲得了監理工程師批準、如圖3.1所示
該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發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分項工程A施工至第15天時、發現地下埋藏文物、由相關部門進行了處置,造成承包人停工10天,人員窩工110個工日、施工機械閑置20個臺班。配合文物處置、承包人發生人工費3000元、保護措施費1600元。承包人及時向發包人提出工期延期和費用索賠。
事件2:文物處置工作完成后①發包人提出了地基夯實設計變更,致使分項工程A延長5天工作時間,承包人增加用工50個工日、增加施工機械5個臺班、增加材料費35000元:②為了確保工程質量、承包人將地基夯實處理設計變更的范圍擴大了20%,由此增加了5天工作時間、增加人工費2000元、材料費3500元、施工機械使用費2000元。承包人針對①、②兩項內容及時提出工期延期和費用索賠。
事件3:分項工程C、G、H共用同一臺專用施工機械順序施工,承包人計劃第30天末租賃該專用施工機械進場,第190天末退場。
事件4:分項工程H施工中,使用的某種暫估價材料的價格上漲了30%,該材料的暫估單價為392.4元/m2(含可抵扣進項稅9%),監理工程師確認該材料使用數量為800m2。
問題:
1.事件一中,承包人提出的工期延期和費用索賠是否成立?說明理由。如果不成立,承包人應獲得的工期延期為多少天?費用索賠額為多少元?
2.事件二中,分別指出承包人針對①、②兩項內容所提出的工期延期和費用索賠是否成立?說明理由。承包人應獲得的工期延期為多少天?說明理由。費用索賠為多少元?
3.根據圖3.1,在答題卡給出的時標圖表上,繪制繼事件1、2發生后承包人的早時標網絡施工進度計劃。實際工期為多少天?事件3中專用施工機械最遲須第幾天末進廠?在此情況下,該機械在施工現場的閑置時間最短為多少天?
4.事件4中,分項工程H的工程價款增加金額為多少元?
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