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據《建筑信息模型應用統-標準》GB/T 51212- 2016, 建筑信息模型( BuildingInformation Modeling. BIM) 指在建設工程及設施全生命期內,對其物理和功能特性進行數字化表達,并依此設計、施工、運營的過程和結果的總稱。
BIM以建筑工程的幾何信息、構件的屬性信息和規則信息等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建立建筑模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也可以反映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BIM 具有信息完備性、信息關聯性、信息一致性、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八大特點。BIM 的基本特征是:
(1)采用參數化來描述建筑單元,以墻、窗、梁、柱等建筑構件為基本對象,而不是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中的點、線、面等幾何元素。
(2)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建筑單元可以模擬除幾何形狀外的一些非幾何屬性,如材料信息、造價信息、設備信息。
(3)采用關聯性來描述建筑單元,建筑師或結構工程師修改某個單元構件的屬性,建筑模型將進行信息的自動更新,而且這種更新是相互關聯的。關聯性不僅提高了設計的工作效率,而且解決了圖紙之間信息的錯、漏、缺等問題。
通過Microsoft Project 編制成的施工進度計劃與施工現場BIM 3D模型集成一體,引入時間維度,能夠完成對工程施工過程的4D施工模擬。通過建立BIM 5D關聯數據庫,可以準確快速計算工程量,提升施工預算的精度與效率。由于BIM數據庫的數據粒度達到構件級,可以快速提供安裝工程所需的數據信息,能自動計算工程實物量。BIM數據庫可以實現任一時點上工程基礎信息的快速獲取,通過合同、計劃與實際施工的消耗量、分項單價、分項合價等數據的多算對比,有效了解項目運營狀況、消耗量有無超標、進貨分包單價有無失控等問題,實現對項目成本風險的有效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