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我們學習了經營預算的編制【經營預算的編制,這7個表格需要全面掌握!】,接下來我們繼續學習財務預算的編制,財務預算中比較常考的是資金預算,通常是在主觀題中以表格的形式考查,命題規律比較統一,同學們平常多練習此類題型就能全面掌握。
一、資金預算
1.編制依據 | (1)經營預算;(2)專門決策預算。 |
2.內容 | (1)可供使用現金; (2)現金支出; (3)現金余缺; (4)現金籌措與運用。 |
3.計算公式 | (1)可供使用現金=期初現金余額+現金收入 ①期初現金余額是在編制預算時預計的。 ②下期期初現金余額=上期期末現金余額。 ③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是銷貨取得的現金收入,來自銷售預算。 (2)現金余缺=可供使用現金-現金支出 ①現金支出 a.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銷售及管理費用、購買設備等。 b.所得稅費用、股利分配等現金支出等。 ②根據現金余缺與理想期末現金余額的比較,并結合固定利息支出及其他因素(如借款和利息、投資和收益),來確定預算期現金運用或籌措的數額。 (3)現金籌措與運用 ①借入長期借款 ②長期借款利息(考慮以前期間借款和本期新增借款) ③取得短期借款 ④歸還短期借款 ⑤短期借款利息(考慮以前期間借款和本期新增借款) (4)期末現金余額=現金余缺+現金籌措-現金運用 |
1.編制依據 | (1)經營預算; (2)專門決策預算; (3)資金預算。 |
2.編制目的 | 了解企業預期的盈利水平。 |
3.內容 | (1)銷售收入:銷售預算; (2)銷售成本:產品成本預算; (3)毛利=銷售收入-銷售成本; (4)銷售及管理費用:銷售及管理費用預算; (5)利息:資金預算; (6)利潤總額; (7)所得稅費用 ①在利潤規劃時估計,并已列入資金預算; ②通常不是根據利潤總額和所得稅稅率計算出來的,因為有納稅調整事項的存在。 (8)凈利潤。 |
1.編制依據 | (1)以計劃期開始日的資產負債表為基礎; (2)經營預算; (3)專門決策預算; (4)資金預算; (5)預計利潤表。 |
2.編制目的 | 判斷預算反映的財務狀況的穩定性和流動性。 |
3.特點 | 編制全面預算的終點。 |
4.填列要求 | (1)貨幣資金:資金預算; (2)應收賬款:銷售預算; (3)存貨 ①直接材料:直接材料預算; ②產成品:產品成本預算。 (4)固定資產 ①考慮本期計提的折舊; ②累計折舊:制造費用預算、銷售及管理費用預算。 (5)在建工程:專門決策預算(投資支出),且假設項目本年沒有完工。 (6)短期借款:資金預算; (7)應付賬款:直接材料預算; (8)長期借款:專門決策預算(借入長期借款); (9)未分配利潤 ①本年增加額=本年凈利潤(預計利潤表)-本年股利(資金預算)-本年計提的法定盈余公積 ②年末余額=年初余額+本年增加額 【提示】假設沒有計提任意盈余公積。 |
1、(單選題)某公司在編制資金預算時,期末現金余額要求不低于10 000元,資金不足則向銀行借款,借款金額要求為10 000元的整數倍。若現金余缺為-55 000元,則應向銀行借款的金額為( )。
A.40 000元
B.70 000元
C.60 000元
D.50 000元
2、(多選題)在企業的全面預算體系中,下列項目屬于預計利潤表編制內容的有( )。
A.所得稅費用
B.毛利
C.未分配利潤
D.利息
3、(判斷題)在企業預算體系中,預計利潤表的編制先于預計資產負債表,并且是編制預計資產負債表的依據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