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屬于一家上市公司,甲公司2007年~2011年有關投資業務資料如下:
(1)2007年12月27日,甲公司和乙公司原股東達成協議,由甲公司采用控股合并方式將乙公司進行合并,甲公司以一項固定資產、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庫存商品作為對價,合并后甲公司取得乙公司70%的股份。甲公司和乙公司合并前不具有關聯方關系。相關手續于2008年1月1日辦妥。具體資料如下:
①該固定資產為一項不動產,原值為1 800萬元,已計提折舊800萬元,公允價值為900萬元;
②交易性金融資產的成本為1 000萬元,公允價值變動為100萬元(借方),公允價值為1 300萬元:
③庫存商品賬面價值為800萬元,公允價值為1 000萬元,增值稅稅率為17%.甲公司另發生直接相關費用60萬元。
(2)2008年2月3日乙公司股東大會宣告分配現金股利1 000萬元。
(3)2008年乙公司全年實現凈利潤1 500萬元。
(4)2009年2月3日乙公司股東大會宣告分配現金股利2 000萬元。
(5)甲公司又于2009年1月1日以1 035萬元(含支付的相關費用1萬元)購人丙公司實際發行在外股數的30%,甲公司對丙公司達到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核算該項投資。合同約定,如果丙公司發生巨額虧損,甲公司要按持股比例承擔額外損失。2009年1月1日丙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4 000萬元,取得投資時丙公司除一棟辦公樓的公允價值和賬面價值有差異外,其他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和公允價值均無差異。該辦公樓的公允價值為400萬元,賬面價值為300萬元,預計剩余使用年限為10年,凈殘值為零,按照直線法計提折舊。
(6)2009年丙公司實現凈利潤200萬元,提取盈余公積20萬元。2010年丙公司發生虧損4 500萬元,丙公司一項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增值導致資本公積增加100萬元。甲公司賬上有應收丙公司長期應收款50萬元且丙公司無任何清償計劃。
(7)2011年丙公司在調整了經營方向后扭虧為盈,當年實現凈利潤520萬元。
(8)不考慮所得稅因素和其他事項。
要求:
(1)計算確定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合并成本;
(2)計算甲公司固定資產和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處置損益;
(3)編制甲公司在購買日的會計分錄;
(4)編制2008年2月3日因乙公司宣告分配現金股利甲公司的會計分錄;
(5)編制2009年2月3日因乙公司宣告分配現金股利甲公司會計分錄;
(6)編制2009年~2011年甲公司和丙公司有關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
【答案解析】
(1)計算確定甲公司合并乙公司的合并成本合并成本=900 +1 300 +1 000 x1.17 +60 =3 430(萬元)
(2)計算甲公司固定資產和交易性金融資產的處置損益固定資產處置損益= 900-(1 800-800)=-100(萬元)
交易性金融資產處置損益=1300 -1100= 200(萬元)
(3)編制甲公司在購買日的會計分錄
借:固定資產清理 1 000
累計折舊 800
貸:固定資產 1 800
借:長期股權投資——乙公司 3 430
營業外支出——處置非流動資產損失 100
貸:固定資產清理 1 000
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 l 000
——公允價值變動 100
投資收益 200
主營業務收入 1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170(1 000×17%)
銀行存款 60
借: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100
貸:投資收益 100
借:主營業務成本 800
貸:庫存商品 800
(4)編制2008年2月3日因乙公司宣告分配現金股利甲公司的會計分錄
借:應收股利 700(1 000×70%)
貸:投資收益 700
(5)編制2009年2月3日因乙公司宣告分配現金股利甲公司會計分錄
借:應收股利 1 400(2 000 x70%)
貸:投資收益 1 400
(6)編制2009年一2011年甲公司和丙公司有關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分錄2009年1月1日
借:長期股權投資——丙公司——成本 1 200
貸:銀行存款 1 035
營業外收入 165
2009年年末:
調整凈利潤=200 - (400 - 300)/10 =19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丙公司 57
貸:投資收益 57 (190×30%)
2010年年末:
借:長期股權投資——丙公司——其他權益變動 30
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30
調整后的凈虧損=4 500+ (400 -300)/10 =4 510(萬元)
借:投資收益 1 353(4 510 x30%)
貸:長期股權投資——丙公司 1 287
長期應收款 50
預計負債 16
2011年末:
調整后的凈利潤=520 - (400 - 300)/10= 510(萬元)
借:預計負債 16
長期應收款 50
長期股權投資——丙公司 87
貸:投資收益 153(51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