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1分,共10分)
1、答:錯誤
【解析】根據法律規定,申請執行的期限從法律文書規定履行期間的最后一日計算,雙方或者一方當事人是公民的為1年,雙方是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為6個月。本題中甲公司、乙公司均為法人,不適用一年的規定。故本題錯誤。
2、答:錯誤
【解析】根據法律規定,個人獨資企業投資人在申請企業設立登記時明確以家庭共有財產作為個人出資的,應當依法以家庭共有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故此題錯誤。
3、答:正確
【解析】根據《合伙企業法》規定,合伙企業中某一合伙人的債權人,不得以該債權抵銷其對合伙企業的債務。故此題正確。
4、答:錯誤
【解析】根據《公司法》規定,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監事、經理應當向公司申報所持有的本公司的股份,并在任職期間不得轉讓。故此題錯誤。
5、答:錯誤
【解析】根據現行有關規定,合營企業的投資總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至3000萬美元(含3000萬美元)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2/5,其中投資總額在1250萬美元以下的,注冊資本不得低于500萬美元。故此題錯誤。
6、答:錯誤
【解析】在破產程序中,人民法院作出的規定,除不予受理和駁回破產申請的裁定,一律不準上訴。故此題錯誤。
7、答:正確
【解析】票據法規定了禁止背書的兩種情況,即出票人的禁止背書,背書人的禁止背書,兩種禁止背書產生的法律后果是不同的,該判斷題符合出票人禁止背書的規定,故此題正確。
8、答:錯誤
【解析】根據《合同法》規定,借款的利息不得預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預先在本金中扣除的,應當按照實際借款數額返還借款并計算利息。故此題錯誤。
9、答:正確
【解析】根據稅收法律制度規定,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零售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經營者以及從事貨物的生產、批發或零售為主,并兼營非應稅勞務的企業、企業性單位及個體經營者的混合銷售行為,視為銷售貨物,應當征收增值稅。故此題正確。
10、答:錯誤
【解析】根據稅收征管法規定,對于納稅人偷稅行為的罰款與偷稅罪的罰金的規定是不一樣的。對于納稅人的偷稅行為的罰款是不繳或少繳稅款的50%以上5倍以下。而對偷稅行為的罰金則是偷稅數額的1倍以上5倍以下。故此題錯誤。
四、簡答題(本題共3小題,每小題5分,共15分)
1.【答案】
本題中有關注冊資本及投資總額的規定是違法的。
(1)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及《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規定,合營企業的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不得向社會發行股票。該合同中規定用發行股票的辦法籌集資金是違法的。
(2)根據《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規定,在合營企業的注冊資本中,外方合營者的投資比例一般不得低于25%。本題中,外方合營者在注冊資本中的投資比例為24.4%(220÷900×100%),是違法的。
(3)根據法律規定,投資總額在1000萬美元至3000萬美元的,其注冊資本至少應占投資總額的2/5,本合同中注冊資本與投資總額的比例低于2/5,故該項規定也是違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