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某企業為一般納稅人,適用 33% 的所得稅率。 2005 年 1 月,該企業會計人員計算企業 2004 年應納稅所得額為 240 萬元。會計科長在審核時發現會計人員計算企業 2004 年應納稅所得額時漏記如下業務,且尚未進行賬務處理: 2004 年 12 月企業發生一場大火,燒毀一批原材料和一臺在用機器設備;該批原材料進價(不含稅)為 30 萬元,進項稅額 5.1 萬元;該機器設備賬面凈值為 38 萬元,變價現金收入 0.5 萬元。上述事項經稅務機關審核,準予扣除,該企業據此進行了賬務處理。根據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定,該企業 2004 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 )萬元。
A . 166.9
B . 167.4
C . 172
D . 172.5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納稅人當期發生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產盤虧、毀損凈損失,由其提供清查盤存資料,經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準予扣除。企業因存貨盤虧、毀損、報廢等原因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的進項稅額,應視同企業財產損失,準予與存貨損失一起在所得稅前按規定進行扣除。自 2003 年 1 月 1 日起 ,納稅人發生符合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規定條件的財產永久實質性損害時,扣除變現收入、可收回的金額,以及責任和保險賠償后的財產損失部分,可以扣除。所以本題應納稅所得額= 240 -( 30+5.1 )-( 38-0.5 )= 167.4 萬元。
試題點評:
16 .某外商投資企業 2004 年取得利潤總額為 5000 萬元,其中營業外收支和投資收益項目已列收支為:通過民政部門向災區捐贈款物價值 100 萬元,直接資助當地某高校研究開發經費 60 萬元,國債利息收入 20 萬元,國債轉讓收益 50 萬元。根據外商投資企業和外國企業所得稅法律制度的規定,該外商投資企業 2004 年應納稅所得額為( )萬元。
A . 4980
B . 5040
C . 5124
D . 5137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國債利息收入免交所得稅,所以 2004 年度應納稅所得額為 5000-20 = 4980 萬元。
試題點評:
17 . 2005 年 3 月,甲企業與乙企業簽訂了一份合同,由甲向乙提供貨物并運輸到乙指定的地點,合同標的金額為 300 萬元,其中包括貨款和貨物運輸費用。貨物買賣合同適用的印花稅率為 0.3 ‰,貨物運輸合同適用的印花稅率為 0.5 ‰。根據印花稅法律制度的規定,甲企業應納印花稅額是( )萬元
A . 0.24
B . 0.15
C . 0.09
D . 0.06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依據規定,載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應適用不同稅率經濟事項的同一憑證,如分貝記載金額的,應分別計算應納稅額,相加后按合計稅額貼花;如未分別記載金額的,按稅率高的計算貼花。 300 × 0.5 ‰= 0.15 萬元。
試題點評:
18 .根據《稅收征收管理法實施細則》的規定,納稅人的完稅憑證、發票等涉稅資料應當保存的期限是( )
A . 3 年
B . 5 年
C . 10 年
D . 20 年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賬簿、會計憑證、報表、完稅憑證及其他有關納稅資料應當保存 10 年。
試題點評:
19 .納稅人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其所欠繳的稅款。該種行為在法律上稱為( )
A .騙稅行為
B .拖欠稅款行為
C .抗稅行為
D .逃避追繳欠稅款行為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納稅人采取轉移或者隱匿財產的手段,使稅務機關無法追繳納稅人所欠繳的稅款的行為屬于逃避追繳欠稅款行為。
試題點評:
20 .根據增值稅法律制度的規定,下列各項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應當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是( )
A .銷售不動產
B .向個人消費者銷售應稅貨物
C .將貨物用于集體福利
D .收到代銷單位送交的代銷貨物清單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銷售不動產、將貨物用于集體福利和向消費者銷售應稅項目,都屬于不得開具專用發票,只能開具普通發票的情形。
試題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