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甲公司經股東大會批準,決定授予100名中層管理人員每人100份現金股票增值權,條件是從當日起必須在公司連續服務3年,自2012年12月31日起根據股價的增長幅度獲得現金,該增值權應在2014年12月31日之前行使完畢。
2010年,共有10名管理人員離職,甲公司預計3年中還將有8名激勵對象離職;2011年又有10名管理人員離職,公司估計還將有6名管理人員離職;2012年又有4名管理人員離職,有40人行使份增值權取得了現金。2013年末,有30人行使股份增值權取得了現金。2013年末,有6人行使了股份增值權。
年份 |
公允價值 |
支付現金 |
2010 |
9 |
|
2011 |
12 |
|
2012 |
14 |
15 |
2013 |
18 |
16 |
2014 |
20 |
甲公司估計,該增值權在負債結算之前的每一個資產負債表日以及結算日的公允價值和可行權后的每份增值權現金支出額如下表所示(單位:元)。
要求:
編制股份支付授權日與等待期的相關會計分錄。
39、甲公司為一家生產企業,為提高閑置資金的使用率,甲公司2013~2014年進行了一系列的投資,相關資料如下:
(1)2013年1月1日,購入乙公司于當日發行的債券50萬張,支付價款4751萬元,另支付手續費44萬元。該債券期限為5年,每張面值為100元,票面年利率為6%,于每年12月31日支付當年度利息。甲公司有充裕的現金,管理層擬持有該債券至到期。經計算,該債券的實際利率為7%。
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收到.J2012年度利息300萬元。根據乙公司公開披露的信息,甲公司估計所持有乙公司債券的本金在到期時能夠收回,但未來4年中每年僅能從乙公司取得利息200萬元。
(2)2013年4月10H,購買丙上市公司首次發行的股票100萬股,共支付價款800萬元。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后.對丙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丙公司股票的限售期為l年,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時沒有將其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也沒有隨時出售丙公司股票的計劃。
2013年12月31日,丙公司股票的公允價值為每股12元。
(3)2013年5月15日,從二級市場購入丁公司股票200萬股,共支付價款920萬元。取得丁公司股票后,丁公司宣告發放現金股利,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6元。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后,對丁公司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甲公司管理層擬隨時出售丁公司股票。
2013年12月31日,丁公司股票的公允價值為每股4.2元。
(4)為減少交易性金融資產市場價格波動對公司利潤的影響,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將所持有戊公司股票從交易性金融資產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并將其作為會計政策變更采用追溯調整法進行會計處理。2013年1月1日,甲公司所持有戌公司股票共計200萬股,系2012年11月5日以每股12元的價格購入,支付價款2400萬元,另支付相關交易費用8萬元。2012年12月31日,戊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為每股10.5元。甲公司估計該股票價格為暫時性下跌。
2013年1月1日,甲公司對其進行重分類的分錄為: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成本2408
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300
資本公積308
貸: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2400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308
盈余公積30.8
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277.2
2013年12月31日,戌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為每股l0元。2013年12月31日,甲公司將其持有的戌公司股票的公允價值變動計入了所有者權益。
(5)2014年1月1日,甲公司按面值購入己公司發行的分期付息、到期還本債券35萬張,支付價款3500元。該債券每張面值l00元z,期限為3年,票面年利率為6%,利息于每年末支付。甲公司將購入的己公司債券分類為持有至到期投資,2014年12月31日,甲公司將所持有己公司債券的50%予以出售,當日,剩余債券的公允價值為1850元。除對乙公司、己公司債券投資外,甲公司未持有其他公司的債券。甲公司對剩余債券仍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核算。
其他資料:(P/A,7%,4)=3.3872;(P/S,7%,4)=0.7629。
要求:
(1)判斷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債券時應劃分的金融資產類別,說明理由,并編制甲公司取得乙公司債券時的會計分錄。
(2)計算甲公司2013年度因持有乙公司債券應確認的收益,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3)判斷甲公司持有乙公司債券2013年12月31日是否應當計提減值準備,并說明理由。如需計提減值準備,計算減值準備金額并編制相關會計分錄。
(4)判斷甲公司取得丙公司股票時應劃分的金融資產類別,說明理由,并編制甲公司2013年12月31日確認所持有丙公司股票公允價值變動的會計分錄。
(5)判斷甲公司取得丁公司股票時應劃分的金融資產類別,說明理由,并計算甲公司2013年度因持有公司股票確認的損益。
(6)判斷甲公司2013年1月1日將持有戌公司股票重分類并進行追溯調整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同時說明判斷依據;如果甲公司的會計處理不正確,編制更正的會計分錄。
(7)判斷甲公司2014年12月31日出售己公司債券的會計處理是否正確,并說明判斷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