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 C 本題考查無差異曲線的概念。無差異曲線是用來描述消費者偏好的曲線。
2、【答案】 A 在維持效用水平不變的前提下,隨著一種商品的消費數量的連續(xù)增加,消費者為了得到一單位的這種商品所需要放棄的另一種商品的消費量是遞減的。這就是邊際商品替代率遞減規(guī)律。
3、【答案】 B 在研究消費者行為時,我們需要假定消費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這是所謂的經濟人假設。
4、【答案】 B 本題考查邊際效用的概念。
5、【答案】 A 無差異曲線是用來描述消費者的偏好的,所以無差異曲線的位置和形狀取決于消費者的偏好。
6、【答案】 A 本題考查無差異曲線。消費者偏好的可傳遞性即假定有A、B、C三種組合,如果消費者對A的偏好大于B,對B的偏好又大于C,那么對A的偏好必定大于對C的偏好。這一性質可以保證消費者偏好的一致性。假設無差異曲線1和2相交于A,因為A和B都在無差異曲線2上,那么消費者必定同樣偏好這兩種商品組合;同樣,A和C處于無差異曲線1上,所以消費者也必定同樣偏好這兩種商品組合。根據偏好的可傳遞性的假定,消費者必定同樣偏好B和C,但這顯然不可能。因為B比C具有更多的商品,那么B必定比C更受消費者偏好。因此,無差異曲線不能相交。
7、【答案】 C 斜率是兩種商品價格比率的負值或兩種商品價格的負比率,選項C說法錯誤。
8、【答案】 B 預算線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區(qū)域為預算空間或消費者預算可行集,而不是右上方,所以B說法錯誤。
9、【答案】 C 預算線在縱軸上的端點不變,而橫軸上的端點發(fā)生移動,如價格上升則向左旋轉;價格下降則向右旋轉。
10、【答案】 D 本題考查收入效應的概念。收入效應是指在名義收入不變時,因為該商品價格的變化,而導致消費者實際收入發(fā)生變化,進而導致消費者所購買的該商品數量的變化。
11、【答案】 D 消費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條件,其含義是:在一定的預算約束下,為了實現效用最大化,消費者應選擇商品的最優(yōu)組合,使得兩種商品邊際替代率等于兩種商品的價格比。
12、【答案】 C 本題考查消費者均衡。滿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組合必定位于預算線與無差異曲線相切的切點上。
13、【答案】 A 對低檔物品而言,替代效應與價格成反方向變動,收入效應與價格成同方向變動。
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 BC 本題考查效用理論的分類。由于人們對效用的認識不同,就形成了兩種效用理論,即基數效用論和序數效用論。
2、【答案】 ABD 本題考查邊際效用理論。一般來說,總效用(TU)取決于消費數量的大小,在一定范圍內,消費量越大,則總效用就越大,選項CE說法有誤。
3、【答案】 BCDE 本題考查無差異曲線的特征。無差異曲線從左向右下傾斜,選項A說法錯誤。其他四項說法正確。
4、【答案】 BC 在預算約束線圖形中,把包括了預算線本身及其左下方的區(qū)域,稱為消費者預算可行集或預算空間。
5、【答案】 AB 需求曲線之所以向右下方傾斜,是因為價格的變化具有兩種效應:收入效應和替代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