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
1.(2015年)最典型的純公共物品是( )。
A.教育
B.國防
C.醫療衛生
D.交通運輸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公共物品的分類。純公共物品是具有完全的非競爭性和完全的非排他性的物品,一般認為,國防、治安等都是最典型的純粹公共物品。
2.(2015年)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中產出水平低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的原因是( )。
A.邊際私人成本低于邊際社會成本
B.邊際私人成本等于邊際社會成本
C.私人收益等于邊際收益
D.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外部性與市場失靈。對于產生外部經濟的生產者來說,由于其私人收益小于社會收益(因為社會收益等于私人收益與外部收益之和,而外部收益卻不能為生產者通過市場價格獲得),因而缺乏生產積極性,其產出水平就會低于社會最優產出水平。
3.(2014年)政府通過罰款或增稅來抑制的經濟活動屬于( )。
A.準公共物品生產
B.產生外部不經濟的活動
C.純公共物品生產
D.產生外部經濟的活動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政府對市場的干預。政府可以使用稅收的手段對那些產生外部不經濟的企業,例如對產生嚴重污染的企業征收適度的賦稅即排污稅或排污費,這種稅的數額應等于治理污染的費用。
4.(2014年)某種既定的資源配置狀態中,帕累托最優狀態是指( )。
A.不存在帕累托改進
B.一國的國民收入實現了公平分配
C.社會全體成員的福利同時得到改善
D.實現外部影響內部化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資源最優配置的標準。帕累托最優狀態是不存在帕累托改進的資源配置狀態。
5.(2013年)下列資源配置狀態中,達到帕累托最優的是( )。
A.國民收入實現了公平分配
B.社會全體成員的福利同時改善
C.不使社會中的某些成員福利變差,就無法使其他成員福利改善
D.實現外部影響內部化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資源最優配置的標準。資源實現最優配置的標準是,當一種資源的任何重新分配,已經不可能使任何一個人的境況變好,而不使一個人的境況變壞。即如果資源在某種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組合生產和分配來使一個人或多個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減少。即:不因重新配置而提高整體福利。
6.(2013年)根據科斯定理,可以通過市場機制解決外部性問題的前提是( )。
A.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
B.財產權明確
C.財產權明確且交易成本為零或者很小
D.財產權明確且交易成本足夠大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科斯定理的內容。關于科斯定理,通常的說法是:只要財產權是明確的,并且交易成本為零或很小,那么,無論在開始時將財產權賦予誰,市場均衡的最終結果都是有效率的,實現資源配置的帕累托最優。
二、多項選擇題
1.(2015年)關于信息不對稱和市場失靈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信息不對稱會導致道德風險
B.信息不對稱會導致某些商品或者服務市場出現萎縮甚至消失
C.通過稅收和補貼手段,可以解決信息不對稱導致的市場失靈
D.政府可以制定有關商品說明、質量標準和廣告等的法律法規,以克服信息不對稱所導致的市場失靈
E.通過明晰產權可以克服信息不對稱所引起的市場失靈
【答案】ABD
【解析】本題考查信息不對稱與市場失靈。通過稅收和補貼手段,可以解決外部性所引起的市場失靈,選項C的說法是錯誤的。通過明晰產權可以克服外部性所引起的市場失靈,選項E的說法是錯誤的。
2.(2014年)消除外部性的傳統方法包括( )。
A.明確產權歸屬
B.政府對那些產生外部不經濟的企業征收適度的排污費
C.政府對那些具有外部經濟的企業給予財政補貼
D.介紹交易使用
E.通過合并相關企業使外部性得以“內部化”
【答案】BCE
【解析】本題考查消除外部性的傳統方法。消除外部性的傳統方法包括稅收和補貼,將相關企業合并從而使外部性內部化等手段。首先,政府可以使用稅收的手段對那些產生外部不經濟的企業,例如產生嚴重污染的企業征收適度的賦稅即排污稅或排污費,這種稅的數額應等于治理污染的費用。而對于那些具有外部經濟的企業,政府應給予財政補貼,使其私人收益等于社會收益。隨著產權理論的出現和發展,明確和界定產權才成為消除外部性的重要途徑,因此A項不符合題意。
3.(2013年)公共物品的特征主要包括( )。
A.非競爭性
B.消費的不可儲存性
C.必須直接購買
D.不存在搭便車問題
E.非排他性
【答案】 AE
【解析】本題考查公共物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特征包括非競爭性和非排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