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2015年中級經濟師金融章節練習由233經濟師考試網為您提供,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2015年中級經濟師金融章節練習第十章:國際金融及其管理
一、單項選擇題
◆1.(2011年)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如果一國的物價水平與其他國家的物價水平相比相對上漲,則該國貨幣對其他國家貨幣( )。
A.升值
B.貶值
C.升水
D.貼水
【答案·解析】B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如果一一國的物價水平與其他國家的物價水平相比相對上漲,則該國貨幣對其他國家貨幣貶值。
◆2.(201 1年)2005年7月21日,我國啟動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 )。
A.美元和歐元進行調節、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
B.美元進行調節、可調整的盯住匯率制
C.歐元進行調節、可調整的盯住匯率制
D.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答案·解析】D 2005年7月21日,我國啟動了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
◆3.(2011年)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一國之所以采用本幣貶值的匯率政策,是因為本幣貶值以后,以外幣標價的出口價格下降,而以本幣標價的進口價格上漲,從而( ),使國際收支逆差減少,乃至恢復均衡。
A.刺激出口和進口
B.限制出口和進口
C.刺激出口、限制進口
D.限制出口、刺激進口
【答案·解析】C當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一國之所以采用本幣貶值的匯率政策,是因為本幣貶值以后,以外幣標價的出口價格下降,而以本幣標價的進口價格上漲,從而刺激出口、限制進口,使國際收支逆差減少。
二、多項選擇題
◆1.(2011年)運用財政政策調節國際收支不均衡,是因為財政政策對國際收支可以產生( )等調節作用。
A.需求效應
B.價格效應
C.利率效應
D.結構效應
E.供給效應
【答案·解析】AB運用財政政策調節國際收支不均衡,是因為財政政策對國際收支可以產生需求效應、價格效應等調節作用。
◆2.(2011年)我國國際儲備的鮮明特征有( )。
A.總量增長迅速
B.結構變化顯著,特別提款權占比提高
C.結構變化顯著,外匯儲備占比提高
D.結構變化顯著,黃金儲備占比提高E,結構變化顯著,儲備頭寸占比提高【答案·解析】AC我國的國際儲備的鮮明特征是總量增長迅速,結構變化顯著,外匯儲備占比提高。
◆3.(2012年)一國之所以可以運用貨幣政策調節國際收支不均衡,是因為貨幣政策對該國國際收支可以產生( )等調節作用。
A.需求效應
B.結構效應
C.價格效應
D.利率效應
E.供給效應
【答案·解析】ACD一國之所以可以運用貨幣政策調節國際收支不均衡、是因為貨幣政策對該國國際收支可以產生需求效應、價格效應和利率效應等調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