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B
【解析】本題考查劍橋方程式的相關知識。劍橋方程式從用貨幣形式保有資產存量的角度研究貨幣需求,重視存量貨幣占收入的比例,又被稱為現金余額說。
32.C
【解析】本題考查凱恩斯貨幣需求函數的相關知識。凱恩斯認為貨幣需求量受未來利率不確定性的影響,因而不穩定,貨幣政策應“相機行事”。
33.A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貨幣層次劃分。M0=流通中現金,M1=M0+單位活期存款,所以31.1—5.5=25.6(萬億元)。
34.A
【解析】本題考查存款乘數的計算。存款乘數=[1/(法定準備金率+超額準備金率+現金漏損率)=1/(12%+3%+5%)=5。
35.D
【解析】本題考查1M曲線的相關知識。1M曲線上的點表示貨幣的需求量(1)等于貨幣供應量(M),故1M曲線上的點表示貨幣市場達到均衡的狀態。
36.B
【解析】本題考查通貨膨脹的含義。通貨膨脹是在-定時間內-般物價水平的持續上漲的現象。
37.A
【解析】本題考查需求拉上型通貨膨脹的相關知識。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可以通俗地表述為是“太多的貨幣追求太少的商品”。
38.B
【解析】本題考查流動性陷阱的概念。凱恩斯把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并未帶來利率的相應降低,而只是引起人們手持現金增加的現象稱為“流動性陷阱”。
39.C
【解析】本題考查通貨緊縮的危害。企業在通貨緊縮的情況下,由于產品價格的降低,使企業利潤減少,而實際利率升高,使作為債務人的企業的收入又進-步向債權人轉移,這又加重了企業的困難。
40.B
【解析】本題考查通貨緊縮的治理。貨幣主義主張通過擴大購買政府債券、降低存款準備率等手段擴大貨幣供應量,從而壓低市場利率,配合擴張性財政政策達到刺激消費與投資、振興經濟之目的。因而決不能認為貨幣政策對治理貨幣緊縮無能為力。
41.C
【解析】本題考查中央銀行的職能。中央銀行作為銀行的銀行,主要職能是:集中保管存款準備金、充當最后貸款人、主持全國銀行間的清算業務、主持外匯頭寸拋補業務。
42.B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政策的基本特征。選項B的說法應該是:貨幣政策是調節社會總需求的政策。
43.D
【解析】本題考查金融宏觀調控機制的構成要素。貨幣政策首先改變的是金融領域的貨幣供給狀況,按照央行意圖建立起新的貨幣供求狀況。
44.B
【解析】本題考查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中央銀行貨幣政策中介目標包括貨幣供應量、利率。
45.A
【解析】本題考查“社會融資總規模”概念。“社會融資總規模”是全面反映金融與經濟關系,以及金融對實體經濟資金支持的總量指標,指-定時期內(每月、每季或每年)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獲得的全部資金總量,是增量概念,為期末、期初余額的差額,或當期發行或發生額扣除當期兌付或償還額的差額,統計上表現為每月、每季或每年的新增量。
46.D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信用風險概念的理解。狹義的信用風險是指交易對方在貨幣資金借貸中還款違約的風險。本題“借人次級貸款來購買住房的人,到期不能還本付息”符合信用風險的概念。
47.B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對匯率風險的理解。本題屬于匯率風險中的交易風險。交易風險是指有關主體在因實質性經濟交易而引致的不同貨幣的相互兌換中,因匯率在-定時間內發生意外變動,而蒙受經濟損失的可能性。在以外幣結算的對外貿易中,如果外幣對本幣升值,進口商會多付出本幣;如果外幣對本幣貶值,出口商會少收入本幣。本題屬于“如果外幣對本幣貶值,出口商會少收入本幣”。
48.B
【解析】本題考查全面風險管理的架構。全面風險管理包括三個維度-企業目標、風險管理的要素、企業層級。風險管理的要素包括內部環境、目標設定、事件識別、風險評估、風險對策、控制活動、信息與溝通和監控八個要素。
49.C
【解析】本題考查信用風險的管理。信用風險管理包括事前管理、事中管理、事后管理。在事中管理階段,商業銀行要進行貸款風險分類。
50.D
【解析】本題考查流動性風險管理的相關知識。流動性風險管理的著眼點之-是進行資產和負債流動性的綜合管理,實現資產與負債在期限上的匹配。
51.C
【解析】本題考查核心-級資本充足率的標準。核心-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于5%。
52.A
【解析】本題考查不良資產率的概念。不良資產率是不良信用資產與信用資產總額之比。
53.B
【解析】本題考查內控有效性的相關知識。審慎性原則是指內部控制應當以防范風險、審慎經營為出發點,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尤其是設立新的機構或開辦新的業務,均應當體現“內控優先”的要求。
54.C
【解析】本題考查現場檢查的相關知識。合規性檢查永遠是現場檢查的基礎。
55.D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證券發行的審核制度。目前我國證券發行的審核制度是核準制。
56.C
【解析】本題考查升值與貶值的概念。升值與貶值是指市場匯率的變動,法定升值與法定貶值是指官方匯率的變動。
57.A
【解析】本題考查國際收支不均衡調節的宏觀經濟政策。緊的貨幣政策對國際收支的調節作用主要有三個方面:-是產生需求效應,即實施緊的貨幣政策導致有支付能力的進口需求減少;二是產生價格效應,即實施緊的貨幣政策導致價格下跌,從而刺激出口,限制進口;三是產生利率效應,即實施緊的貨幣政策導致利率提升,從而刺激資本流入,阻礙資本流出。
58.B
【解析】本題考查外匯儲備的管理模式。積極的外匯儲備管理模式的實現路徑主要有兩種:①貨幣當局本身的外匯管理轉型;②由國家成立專門的投資公司或部門,將超額的外匯儲備轉給其進行市場化運作和管理。
59.D
【解析】本題考查歐洲貨幣市場的特點。歐洲貨幣市場的交易客體是歐洲貨幣。要判斷-筆貨幣資金是否是歐洲貨幣,就要看這筆存款是否繳納存款準備金,-般來說只有非居民的外幣存款不用繳納存款準備金。
60.C
【解析】本題考查貨幣可兌換的相關知識。常見的部分可兌換有經常項目可兌換和資本項目可兌換,現實中的部分可兌換通常是指經常項目可兌換。1996年12月,我國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可兌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