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網校幫大家總結了“【干貨】中級消防設施操作員必考50個知識點,背下來就拿分!”,一定要掌握。
如果覺得本文不錯,可點擊【★收藏】隨時翻閱~
提示:如何查看已收藏的內容?進入【233網校APP】--【我的】--【?我的收藏/記錄/關注】即可查看!
【干貨】中級消防設施操作員必考50個知識點,背下來就拿分!
1、按照《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的要求:機關、團體、事業單位至少每季度進行一次防火檢查,其他單位至少每月進行一次防火檢查。
2、定期防火檢查的方法和要求:直觀檢查、詢問了解、儀器檢測。
3、電氣線路發生火災,主要是由于線路的過載、短路、接觸不良、漏電等原因導致產生電弧、電火花或線路過熱,引燃電線、電纜及其周圍的可燃物引起。
4、電纜敷設的水平和豎向防火分隔是否密封嚴密。電纜隧道和電纜溝水平敷設時,要每隔一定距離設防火分隔,電纜豎井為防止火災沿豎井迅速蔓延,應沿水平樓板方向做好防火分隔。當電纜在樓板和墻上貫穿通過時,必須用防火材料將孔洞嚴密封堵。
5、配電盤是用電設備中集中、切換、分配電能的設備,是供電和配電的中間環節。按照用途可分為照明配電盤和動力配電盤,或者高壓配電盤和低壓配電盤。
6、超過60W的白熾燈、鹵鎢燈、熒光高壓汞燈(包括鎮流器)是否直接安裝在可燃裝修材料或可燃構件上,可燃物品庫房是否有設置鹵鎢燈等高溫照明器具。白熾燈、高壓汞燈與可燃物之間的距離是否大于50cm,鹵鎢燈距可燃物是否大于50cm。
7、電焊施工現場是否配置滅火器以及相應的消防安全防護措施,是否有專人監護,操作現場是否清理無關人員,是否采取防止電焊電弧或熔融物滴落點燃可燃物的分隔措施。
8、電焊工是否持證上崗,是否事先辦理相關審批手續。
9、電焊施工現場是否有吸煙現象。
10、同一建筑物有兩個以上產權、使用單位的,應當明確各自責任,確定責任人統一管理,并以合約方式約定承擔的權利義務;委托物業等單位統一管理的,物業單位要按照合同約定履行消防安全職責。
11、建筑消防設施投入使用后,應處于正常工作狀態。建筑消防設施電源開關、管道閥門,均應指示正常運行位置,并標識開、關的狀態。
12、對需要保持常開狀態的閥門,應當采取鉛封、標識等限位措施;對有信號反饋功能的閥門,其狀態信號應反饋到消防控制室。
13、嚴禁擅自關停消防設施。值班、巡查時發現故障的,應及時組織修復。因故障維修等原因需要暫時停用消防系統的,要有確保消防安全的有效措施,并經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批準。
14、消防設施操作人員應通過消防行業特有工種職業技能鑒定。
15、消防控制室的單位應實行每日24h值班制度,每班工作時間不大于8h,每班不少于2人。值班人員應對火災報警控制器進行每日檢查,每2h記錄一次消防控制室內的消防設備的運行情況,及時記錄及處置消防控制室內消防設備的火警或故障情況。
16、正常工作狀態下,嚴禁將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和聯動控制的防火卷簾等防火分隔設施設置在手動狀態。其他消防設施及其相關設備如設置在手動狀態時,應有在火災情況下迅速轉換為自動狀態的可靠措施。
17、值班人員處置報警信號程序:接到火災報警信息后,應在第一時間確定。確認屬于誤報時,查找誤報原因并填寫記錄。確認火災后,立即將火災報警聯動控制開關轉入自動狀態(處于自動狀態的除外),同時撥打“119”火警電話報警。立即啟動單位內部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同時報告單位消防安全責任人或值班領導,有組織地迅速開展初期火災的撲救。
18、公共娛樂場所營業時,應結合公共娛樂場所每2h巡查一次的要求,視情況將建筑消防設施的巡查部分或全部納入其中,但全部建筑消防設施應保證每日至少巡查一次。消防安全重點單位應每日巡查一次。其他單位,每周至少巡查一次。
19、常見的消防安全標志按材質分類:電光源型消防安全標志、蓄光型消防安全標志、逆向反射消防安全標志、搪瓷消防安全標志等。按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分類:火災報警和手動控制裝的標志,火災時疏散與途徑的標志,滅火設備的標志,具有火災爆炸危險的地方或物質的標志和方向輔助標志。
20、消防應急照明的設置:拔下應急照明燈具的插頭,檢查其是否在5S內自動切換成應急電源。
21、安全出口和疏散門的正上方應采取“安全出口”作為指示標識。沿疏散走道設置的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應設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及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墻面上,且燈光疏散指示標志間距不大于20m;對袋形走道不應大于10m;在走道轉角區,不應大于1.0m。(新標準已改,考試按教材執行)
22、下列建筑或場所應在期內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線的地面上增設能保持視覺連續的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標志:總建筑面積超過8000m的展覽建筑。總建筑面積超過5000m的地上商店。總建筑面積超過500㎡的地下、半地下商店。歌舞娛樂放映游樂場所。作為超過1500個電影院、劇院,座位超過3000個體育館、會堂和禮堂。
23、除了二類建筑外,高層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處應設燈光疏散指示標志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志,可采用蓄電池做備用電源,且連續供電時間不超過20分鐘;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建筑連續供電時間不超過30分鐘。疏散照明的地面照度不低于5lx,地下工程疏散照明強度不低于5.0lx;配電室、消防控制室等重點部位或發生火災時仍須堅持工作的其他房間,其工作照明強度不低于正常照明強度。
24、散指示標志和火災應急照明的照度測試方法:打開電源,打開光檢測器蓋子,并將光檢測器水平放在測量位置。選擇適合測量擋位。如果顯示屏左端只顯示“OL”,表示照度過量,需要按下量程鍵,調整測量倍數。照度計開始工作,并在顯示屏上顯示照度值。顯示屏上顯示數據不斷地變動,當顯示數據比較穩定時,按下HOLD鍵,鎖定數據。讀取并記錄讀數器中顯示的觀測值。重復測量,連續讀數三次并記錄測量工作完成后,將光檢測器蓋子蓋上,按下電源開關鍵,切斷電源。
25、天然水源可以是江、河、湖泊、池塘等地表水,也可以是地下水。
26、取水口必須使消防車易于靠近水源,必要時可以修建取水碼頭或回車場等保障設施,同時應保證消防車取水的吸水高度不大于6m。
27、供應消防用水的室外消防給水管網應布置成環狀管網。一般居住區或企事業單位內,當消防用水不超過15L/s時,可以布置成支狀。
28、為確保環狀給水管網的水源,要求向環狀管網輸水的輸水管不應少于兩條,當其中一條發生故障時,其余的輸水管應能通過消防用水總重。
29、為了保證火場消防用水,避免因個別管段損壞導致管網供水中斷環狀管網上應設置消防分隔閥門將其分隔成若干獨立段。每個獨立段上的消防栓的數量不宜超過5個。
30、設置室外消防栓的消防給水管道最小直徑不應小于100mm。
31、具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設消防水池:當生產、生活用水量達到最大時,市政給水管道、進水管或天然水源不能滿足室內外消防用水量。市政給水管道為枝狀或只有一條進水管,且消防用水量之和超過25L/s。
32、消防水池作為消防水源時一般情況下,補水時間不宜超過48h。
33、當消防水池供移動式消防車取水時,消防水池的保護半徑不應大于150m。
35、采用高壓給水系統的建筑,可不設高位消防水箱;采用臨時高壓給水系統的建筑,應設高位消防水箱。
36、消防水箱(包括氣壓水罐、水塔、分區給水系統的分區水箱)應儲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高位水箱的儲水量,一類公共建筑不應小于18m3;二類公共建筑和一類居住建筑不應小于12m3;二類居住建筑不應小于6m3。
37、室外消火栓的保護半徑:低壓消火栓的保護半徑為150m;高壓消火栓的保護半徑為100m。
38、室外消火栓的布置間距:低壓消火栓布置間距不應超過120m;高壓消火栓的布置間距不應超過60m。
39、室外消火栓應沿道路設置,寬度超過60m的道路,宜將消火栓設置在道路兩側,十字路口應設有消火栓。消火栓距路邊不應超過2m,距建筑物外墻不宜小于5m。室外消火栓應沿高層建筑均勻布置,距離建筑外墻不宜大于40m。
40、當室內消火栓的數量超過10個,且室內消防用水量大于15L/s時其給水管道至少有兩條進水管與室外環狀管道連接。
41、室內環狀給水管道兩個閥門之間的消火栓的數量不應超過5個。應保證故障和檢修時關閉停用的豎管不超過一根。豎管的數量超過4根時可關閉停用不相鄰的兩根。
42、水泵接合器的位置應該在距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15~40m范圍內,每個水泵接合器的流量按10~15L/s計算。
43、水泵接合器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墻壁式3種。
44、室內消火栓一般應采用栓口直徑65mm的消火栓,噴口徑不少于19mm和長度不超過25mm的水帶,室內消火栓應設在走道、樓梯附近等明顯易于取用的地點。
45、消火栓的水槍充實水柱應通過水力計算確定,一般建筑不應少于7m,甲、乙類廠房、超過4層的廠房和庫房,以及超過6層的多層民用建筑和建筑高度不超過100m的高層民用建筑不應少于10m,高層工業建筑、高架庫房和建筑高度超過100m的高層民用建筑不應少于13m。
46、室內消火栓的最大布置間距為:高層工業與民用建筑,高架庫房,甲、乙類廠房等不應超過30m,其他單層建筑和多層建筑,包括高層民用建筑的裙房等不應超過50m。
47、室內消火栓栓口離地面高度應為1.1m。出水方向宜向下或與設置消火栓的墻面成90角。
48、在消防電梯前室應設室內消火栓。
49、消火栓栓口處的出水壓力超過0.5MPa時,應設減壓設施。減壓設施一般為減壓閥或減壓孔板。
50、消防水泵在火警后5min內能否正常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