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員考試《工程造價基礎知識》第六章基礎講義:第3節
(2)概算指標法
概算指標法采用直接工程費指標,是將擬建廠房、住宅的建筑面積或體積乘以技術條件相同或基本相同的概算指標而得出直接工程費,然后按規定計算出措施費、間接費、利潤和稅金等,編制單位工程概算的方法。
該方法適用于初步設計深度不夠,不能準確地計算工程量,但工程技術比較成熟而又有類似工程概算指標可以利用的工程。
(1)擬建工程結構特征與概算指標相同時可直接套用概算指標編制概算。在直接套用概算指標時,擬建工程的建設地點與概算指標中的工程建設地點相同;
②擬建工程的工程特征和結構特征與概算指標中的工程特征、結構特征基本相同;
③擬建工程的建筑面積與概算指標中工程的建筑面積相差不大。
(2)擬建工程應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①擬建工程結構特征與概算指標有局部差異時的調整,即必須對概算指標進行調整后方可套用。調整方法如下:
①調整概算指標中的每m2(m3)造價。
這種調整方法是將原概算指標中的單位造價進行調整,扣除原概算指標中與擬建工程結構不同部分的造價,增加擬建工程與概算指標結構不同部分的造價,使其成為與擬建工程結構相同的工程單位直接工程費造價。
計算公式如下:
結構變化修正概算指標(元/㎡)=J+Q1P1—Q2P2
式中:
J——原概算指標;
Q1——概算指標中換入結構的工程量;
Q2——概算指標中換出結構的工程量;
Pl——換入結構的直接工程費單價;
P2——換出結構的直接工程費單價。
則擬建工程造價為:
直接工程費=修正后的概算指標×擬建工程建筑面積(體積)
求出直接工程費后,再按照規定的取費方法計算其他費用,終得到單位工程概算價值。
②調整概算指標中的工、料、機數量
扣除原概算指標中與擬建工程結構不同部分,增加擬建工程與概算指標結構不同部分,使其成為與擬建工程結構相同的每100m2(1000m3)建筑面積(體積)工、料、機數量。計算公式如下:
結構變化修正概算指標的工、料、機數量
=原概算指標的工、料、機數量+換入結構件工程量×相應定額工、料、機消耗量—換出結構件工程量×相應定額工、料、機消耗量
以上兩種方法前者是直接修正概算指標單價,后者是修正概算指標工料機數量。修正之后,方可按上述方法分別套用。
典型題目:當采用類似工程預算法編制概算時,必須要調整的因素是()。
A.質量類似和進度差異
B.時間差異和地點差異
C.建筑結構差異和價格差異
D.質量差異和價格差異
答案:C
典型題目:某新建單身宿舍一座,其建筑面積為3500㎡,按概算指標和地區材料預算價格等算出單位造價一般土建工程為640元/㎡;采暖工程32.00元/㎡;給排水工程36.00元/㎡;照明工程30.00元/㎡。
但新建單身宿舍設計資料與概算指標相比較,其結構構件有部分變更,設計資料表明外墻為一磚半外墻,而概算指標中外墻為一磚外墻。
根據當地土建工程預算定額,外墻帶型毛石基礎的預算單價為147.87元/m3,一磚外墻的預算單價為177.10元/m3,一磚半外墻的預算單價為178.08元/m3;
概算指標中每100㎡建筑面積中含外墻帶型毛石基礎為18m3,一磚外墻為46.5m3。新建工程設計資料表明,每100㎡中含外墻帶型毛石基礎為19.6m3,一磚半外墻為61.2m3。
請計算調整后的概算單價和新建宿舍的概算造價。
點擊進入:
造價員考試《工程造價基礎知識》講義匯總
造價員考試工程造價管理基礎知識章節題測試
造價員考試基礎知識命題權威試卷匯總
特別推薦:2013年造價員報考專題
233網校新年特惠:![]() | ||||
課程名稱 |
主講講師 |
課時 |
價格 |
免費體驗 |
張立寧 |
40 |
¥200 |
||
張立寧 |
10 |
¥100 |
???????
????????
-
1
????????
??????+???+??????
?????????????? -
2
???????
?????????
????????? -
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