邏輯結構:

掌握行業興衰的實質及影響因素
幼稚產業——先導產業——主導產業——支柱產業——夕陽產業
資本:形成——集中——大規模聚集——分散
新技術:產生——推廣——應用——轉移——落后
一個行業的興衰受到技術進步、產業政策、產業組織創新、社會習慣改變和經濟全球化等因素影響。
(一)技術進步的行業特征
摩爾定律,是指微處理器的速度會每18個月翻一番,同等價位的微處理器的計算速度會越來越快,同等速度的微處理器會越來越便宜。吉爾德定律,是指在未來25年,主干網的帶寬每6個月增加一倍。
(二)技術進步對行業的影響
技術進步往往催生了新的行業,同時迫使一個舊的行業加速進入衰退期。
二、熟悉產業政策的概念、內容;
產業政策包括:產業結構政策、產業組織政策、產業技術政策和產業布局政策。
(一)產業結構政策
1.產業結構長期構想2.對戰略產業的保護和扶植3.對衰退產業的調整和援助
(二)產業組織政策
產業組織政策是調整市場結構和規范市場行為的政策,以“反對壟斷、促進競爭、規范大型企業集團、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為主要核心,其目的在于實現同一產業內企業組織形態和企業間關系的合理化。
1.市場秩序政策2.產業合理化政策3.產業保護政策
(三)產業技術政策
1.產業技術結構的選擇和技術發展政策2.促進資源向技術開發領域投入的政策
(四)產業布局政策
1.經濟性原則,即保證那些投資效率高、經濟效益好、發展速度快的地區優先發展。
2.合理性原則,即鼓勵各地區根據自身資源、經濟、技術條件,發展具有相對優勢的產業。
3.協調性原則,即促進地區間的經濟、技術交流,形成合理的分工協作體系。
4.平衡性原則,即在加快先進地區發展的同時,逐步縮小先進地區與落后地區的差距。
三、產業組織創新
產業組織是指同一產業內企業的組織形態和企業間的關系,包括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
四、社會習慣的改變
五、經濟全球化
經濟全球化是指商品、服務、生產要素和信息跨國界流動的規模與形式不斷增加,通過國際分工,在世界范圍內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從而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程度 有日益加深的趨勢。他是全球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其推動力是追求利潤和取得競爭優勢。
(一)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
(1)傳統的國際分工正在演變成為世界性的分工。(2)1995年1月1日誕生的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世界貿易進一步規范化,世界貿易體制開始形成。(3)各國金融日益融合。(4)投資活動遍及全球,全球性投資規范框架開始形成。(5)跨國公司作用進一步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