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債券的定義與特征
(一)債券的定義:是一種有價證券,是社會各類經濟主體為籌集資金而向債券投資者出具的、承諾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的、并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
含義:發行人(借入資金的經濟主體)、投資者(借出資金的經濟主體)、利用資金的條件(在約定時期還本付息)、法律關系(反映兩者的債權債務關系,是法律憑證)
債券的基本性質:1、屬于有價證券2、是一種虛擬資本3、是債權的表現
(二)債券的票面要素
1、票面價值
2、債券的到期期限:債券發行之日起到償清本息之日止的時間
3、債券的票面利率:也稱名義利率,債券年利息與債券票面價值的比值,用百分數表示。形式有單利、復利和貼現利率
4、債券發行者名稱
所有要素不一定都體現在票面上,可能以公告等形式公布利率、償還期限等重要因素。但票面可能包括其他因素,如還本付息方式
影響債券償還期限的因素
資金的用途:臨時周轉使用發行短期債券,而長期資金需要則發行長期債券。期限的長短主要考慮利息負擔。
市場利率的變化:利率看漲發行長期債券,否則發行短期債券。
債券變現能力:債券市場的發達程度,發達市場可以發行相對長期的債券,而不發達的債券市場則發行短期債券。
(三)債券的特征
償還性―到償還期限還本付息,債權債務關系隨之結束,而股東和股份公司之間的關系在公司存續期內是永久的,另外,英美國家歷史上發行過無期公債或永久性公債
流動性―持有者的轉讓,取決于市場轉讓的便利程度以及轉讓過程中是否產生價值損失
安全性―收益相對穩定,不但可以轉換為貨幣,而且有穩定的轉讓價格。債券投資不能收回的兩種情況:發債人不能充分和按時履行按期還本付息的約定,流通市場面臨的風險。
收益性―獲得相對穩定的利息收入以及轉讓差價
二、債券分類
(一)按照發行主體: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
(二)按照計息與付息方式:零息、附息、息票累積債券
(三)按債券形態:實物債券、憑證式債券和計帳式
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和公司債券
政府發行債券的目的:用于公共設施建設、重點項目建設和彌補國家財政赤字在有的國家,把政府擔保的債券也劃規政府債券體系,稱為政府保證債券
金融債券的發行主體為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的目的:用于特定用途以及改善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金融機構發債使其有更大的靈活性和主動性)
公司債一般由上市公司發行,但有的國家也允許非上市的企業也可以發行債券
零息債券:也稱零息票債券,債券合約未規定利息支付的債券,投資者以低于面值的價格購買,購買價格是票面值的現值,投資收益是兩者的差價。
附息債券:息票債券,按照債券票面載明的利率及支付方式定期分次付息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
息票累積債券:與附息債券相似,這類債券也規定了票面利率,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中間沒有利息支付
浮動利率債券:債券的利率在最低票面利率的基礎上參照預先確定的某一基準利率予以定期調整。
實物債券、憑證式債券和計帳式債券
實物債券:具有標準格式實物券面的債券。例如,無記名國債是以實物券的形式記錄債權、面值等。實物券的特點:不記名、不掛失、可上市流通。
憑證式債券:債權人認購債券的收款憑證;券面無金額,填寫認購人繳款的實際數額。可記名、掛失、不能上市流通;類似于儲蓄存單
計帳式債券:在電腦帳戶中做記錄;計帳式債券買賣,必須在證券交易所設立帳戶;無紙化
三、債券與股票的比較
(一)相同點:有價證券、籌措資金的手段、收益率相互影響
(二)不同點:權利不同、目的不同、期限不同、收益不同、風險不同
編輯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