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嚴格實行設備檢修三級驗收管理,把好設備各個檢修環節的技術、質量關。
3.6 發電設備檢修工作程序的規范
1)設備檢修單位(含發電部維護隊)接到委托通知后,及時按委托的檢修項目、設備,編制檢修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方案送生產管理部門審批。
2)檢修方案和安全技術措施方案一經批準后,由委托部門主持被委托單位及參加該檢修工作的人員進行檢修技術和安全技術交底,并做好安全技術交底簽證。
3)設備檢修單位按檢修技術和安全技術交底以及審批的措施方案,填寫工作票,到設備運行管理部門履行設備檢修許可手續。
4)設備運行管理部門按工作票要求,填寫倒閘操作票,嚴格作好運行設備與檢修設備的隔離和工作票要求采取的相關安全措施。
5)設備檢修工作開始前,設備檢修工作負責人、應會同工作許可人共同對已采取的安全措施進行檢查確認。
6)參與檢修工作的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廣電公司發給的胸卡,穿戴本單位統一發給的勞保服裝、佩戴統一顏色的符合安規規定的安全帽進入設備檢修現場。
7)設備檢修使用的電焊機應擺放到現場指定位置,并掛警示牌,電焊線必須雙線從電焊機引到被焊物上,不準借用鋼結構、電纜管、電纜外皮及其他接地裝置作為電焊地線。焊鉗及電焊導線必須絕緣良好,焊線不準用硬鋁(銅)線,必須使用多股軟銅線。進行焊接工作時,被焊接物的下方必須鋪設鐵板(皮),以防焊渣飛濺燒壞設備、建筑物及釀成火災事故。
8)氧、乙炔氣瓶作為移動式器具,應放置到檢修現場的指定地點,并掛警示牌,氣瓶間間距必須保持8 m以遠,遠離明火作業10 m;氧、乙炔管線不得漏氣,布置規范,較長的管線應收攏掛到管架上,氣瓶和管線使用后,應及時收回。特殊環境(如鍋爐鋼平臺上工作)下氣瓶及管線布置、擺放不得影響安全通道,并符合安規規定。
9)檢修用電氣工器、具的電源線、插頭(開關)必須齊全,絕緣良好(有一年一度的校驗合格證)。
10)設備、器件清洗用油,不得污染地面,用后的廢油必須回收,不得亂倒造成對環境的污染。
11)檢修工作的人員,在工作中做到“三不傷害”的同時,認真貫徹執行安全文明生產管理規定。
12)檢修工作負責人應加強安全文明檢修工作管理和檢修質量技術管理,自始至終對檢修作業人員執行安規、安全技術標準情況進行監督,及時糾正違規和不安全不文明的檢修行為和不良的檢修工藝方法。
13)設備檢修現場,必須堅持每天收工時的清理整治工作,養成安全文明檢修的良好習慣。
14)檢修工作完畢后,檢修工作人員應將被檢修設備擦拭干凈,做到設備見本色,鋪墊材料、檢修機具、檢修材料、檢修用安全設施回收到統一的工具室、柜保管。
15)全部檢修工作結束后,項目委托部門負責人、設備檢修工作負責人、工作許可人應共同到設備檢修現場,對被檢修設備進行檢查、驗收(需要送汽、水、電等檢查驗收的,按其規程規定進行),驗收合格后,檢修單位人員方可退出現場,辦理工作終結手續。
4 發電設備規范化檢修管理的監督
1)發電設備規范化檢修管理工作的實施,首先應解決問題是管理者和執行者的思想問題,公司和各設備檢修單位必須加大對發電設備規范化檢修管理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各級領導人員和工作人員對規范化檢修工作的認識,認真執行發電設備規范化檢修管理。
2)公司和各設備檢修單位在貫徹落實發電設備規范化管理工作中,組織成立管理機構,落實專人負責管理,加大對檢修現場人、材、物、環境的規范化管理和監督檢查。
3)設備管理部門的技術負責人,應協助設備檢修單位和檢修人員完善規范化檢修管理的各項措施,使各項措施及檢修質量工藝標準得以認真的貫徹落實。
4)設備管理部門和設備檢修單位在發電設備規范化檢修管理中,由于措施不力,不嚴格執行檢修質量標準和檢修工藝規范,公司安全管理部門和生產管理部門將對設備管理部門和設備檢修單位及檢修工作人員進行嚴格查處,及時扭轉不安全、檢修工藝不規范的檢修行為。
5 發電設備規范化檢修管理實施評價
開展發電設備規范化檢修管理,設備管理部門、設備檢修單位嚴格按規范化檢修管理規范進行實施,可能達到以下目的:
1)通過對設備檢修單位嚴格的資質審查,不會發生因檢修資質不合格而承擔發電設備檢修任務。
2)有序地對發電設備進行檢修,有利于發電設備的技術管理、質量管理,安全管理,不會發生檢修質量事故和安全措施不完善、安全管理不力造成的安全事故。
3)有利于檢修現場的文明檢修管理,不會發生檢修現場和檢修設備、檢修環境被污染的事件。
4)有利于檢修設備質量的提高和管理素質的提高,保證被檢修后的設備能達到額定出力,運行穩定性、可靠性、經濟性符合設計要求。
5)摸索發電設備檢修經驗和管理方法,為發電設備標準化檢修管理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