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漏電保護開關的現狀出發,為提高全國農村安全用電水平,提高漏電保護開關質量、降低成本,開拓農村市場提出希望。把安全工程師站點加入收藏夾
關鍵詞 漏電保護開關 現狀 問題 希望
1 運行現狀
我國80年代初就開始推廣使用漏電保護開關,并于1986年9月3日發布了相應的產品國家標準GB6829-86《漏電電流動作保護器》。對減少漏電、防止漏電觸電及過負荷而可能引起的火災等事故,起到過積極的作用。但由于當時技術不夠成熟,加上生產廠家多,型號多而雜,質量也參差不齊等因素,很難達到漏電保護和防止過載的目的。
因此,漏電保護開關難于在全國廣大城鄉推廣。有的地區雖推廣過一段時間,但鞏固率不高,大多數處于停用狀態,許多地方干脆換成了膠盒閘刀。
2 存在的問題
有的漏電保護開關運行不穩,有的不可靠。如小型漏電保護開關額定不動作電流為15mA,額定動作電流為30mA。但在運行過程中15mA以下就經常跳閘,居民用著很不方便,用戶稱為"搗亂器"。而有的漏電電流達到30mA以上又不能跳開,或跳開時間太長,不能很好地起到漏電保護作用。因為對于50Hz工頻交流電而言,15~20mA以下為安全電流。
許多用戶則認為裝上漏電保護開關就萬無一失,放松了安全思想,因而也會出現人體同時觸及相線和中性線,不能保護人身安全的事故,也有人認為漏電保護開關"不靈"、"無用"等。
目前我國生產的漏電保護開關價格太高,用戶接受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農村用戶困難更大,不利于普及和提高農村安全用電水平,更不利于開拓農村市場。
農村邊遠山區和少數民族地區在漏電保護開關跳閘后,不知如何查找漏電原因,如何消除漏電故障、如何恢復供電等問題。
另一方面,有的廠家為了推銷產品,片面夸大漏電保護器的功能和作用,加上市場上充斥假冒偽劣產品,用戶購買時真假難辨,在客觀上亦造成了一些影響。
3 作用及意義
實踐證明,人體觸電80%左右是由人體觸及單相相線所致,觸電電流通過相線-人體-大地形成回路,對人體造成傷害。推廣漏電保護開關對防止漏電觸電、減少人身觸電傷亡事故、防止設備漏電有很大的作用。 (考試大注冊安全工程師)
一般來說,廠家生產的漏電保護開關都有短路和漏電保護功能,有的還設有過載、過壓、欠壓保護等功能。只要質量過硬,就能夠滿足穩定、可靠的要求。
使用漏電保護開關,對于提高安全用電水平,減少人身觸電傷亡事故和設備漏電保護起著重要作用,還可避免許多電氣火災事故,供電企業還可減少因漏電觸電而引起的經濟賠償損失、糾紛,甚至減少這方面的法律訴訟。
總之,使用漏電保護開關對用戶、對供電企業都有積極而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