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習題輔導第12講
2008年全國注冊安全工程師資格考試
《安全生產事故案例分析》試題第一題、第二題
第一題
某儲運公司倉儲區占地300m×300m,共有8個庫房,原用于存放一般貨物。3年前,該儲運公司未經任何技術改造和審批,擅自將1號、4號和6號庫房改存危險化學品。2008年3月14日12時18分,倉儲區4號庫房內首先發生爆炸,12分鐘后,6號庫房也發生了爆炸,爆炸引發了火災,火勢越來越大,之后相繼發生了幾次小規模爆炸。消防隊到達現場后,發現消火栓不出水,消防蓄水池沒水,隨后在1公里外找到取水點,并立即展開滅火搶險救援行動。事故發生前,1號庫房存放雙氧水5t;4號庫房存放硫化鈉10t、過硫酸銨40t、高錳酸鉀10t、硝酸銨130t、洗衣粉50t;6號庫房存放硫磺15 t、甲苯4t、甲酸乙脂10t。事故導致15人死亡、36人重傷、近萬人疏散,燒損、炸毀建筑物39000m2和大量化學物品等,直接經濟損失1.2億元。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共14分,每題2分,1~3題為單選題,4~7題為多選題): 來源:www.examda.com
1.依據《危險貨物品名表》(GB12268—1990),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劑的是( )。
A.硫化鈉
B.高錳酸鉀
C.甲酸乙脂
D.硫磺
E.甲苯
2.依據《重大危險源辨識標準》(GB18218—2000),關于該倉儲區重大危險源辨識結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1 號庫房構成重大危險源
B.4 號庫房構成重大危險源
C.6 號庫房構成重大危險源
D.倉儲區構成重大危險源
E.倉儲區不構成重大危險源
3.本案中,第一次爆炸最可能的直接原因是( )。
A.氧化劑與還原劑混存發生反應
B.庫房之間安全距離不夠
C.硝酸銨存儲量達130t
D.高錳酸鉀存儲量達10t
E.庫房管理混亂
4.甲苯揮發蒸氣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 )。
A.甲苯蒸氣與空氣混合濃度達到爆炸極限
B.環境相對濕度超過50%
C.開放空間
D.點火源
E.受限空間
5.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規定,下列物質中,目前在我國屬于危險化學品的有( )。
A.高錳酸鉀
B.硝酸銨
C.甲苯
D.洗衣粉
E.甲酸乙酯
6.該倉儲區應采取的安全技術措施包括( )。
A.安裝可燃氣體監測報警裝置
B.倉庫內使用防爆電器
C.安全巡檢措施
D.防爆、隔爆、泄爆措施
E.違章處理措施
7.根據相關法律、法規,下列應計入該起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的包括( )。
A.火災爆炸中毀損的財產
B.消防搶險費用
C.傷員救治費用
D.周邊河流因事故污染治理費用
E.庫房員工因工傷歇工工資
參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題:
1.B
【解析】:
2.D
【解析】:該公司倉儲區占地300m×300m,各庫房距離均小于500 m,所以整個倉儲區構成重大危險源。
3.A
【解析】:倉儲區4號庫房內首先發生爆炸,4號庫房存放硫化鈉10t、過硫酸銨40t、高錳酸鉀10t、硝酸銨130t、洗衣粉50t。高錳酸鉀是強氧化劑,硫化鈉、過硫酸銨、硝酸銨是強還原劑,放在一起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爆炸。
4.AD
【解析】:可燃蒸氣爆炸的基本要素包括點火源及可燃蒸氣與空氣混合濃度達到爆炸極限。
5.ABCE
【解析】:
6.ABD
【解析】:安全巡檢措施和違章處理措施是安全管理措施。
7.ABCE
【解析】:事故直接經濟損失的統計范圍是:
(1)人身傷亡后所支出的費用,包括醫療費用(含護理費用)、喪葬及撫恤費用、補助及救助費用和歇工費用。
(2)善后處理費用,包括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現場搶救費用、清理現場費用、事故罰款和賠償費用。
(3)財產損失價值,包括固定資產損失價值和流動資產損失價值。
考試大相關推薦: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大安全工程師網校 安全工程師免費題庫 安全工程師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