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具備安全生產條件所必需的( )。
A.資金投入
B.技術投入
C.人力投入
D.資本投入
32、預警需要完成的任務是( )。
A.通過對安全生產活動和安全管理進行監測與評價,警示安全生產過程中所面臨的危害程度
B.完成對各種事故征兆的監測、識別、診斷與評價,及時報警,并根據預警分析的結果對事故征兆的不良趨勢進行矯正與控制
C.根據事故征兆,預測事故的發生和發出警示
D.超前反饋、及時布置、防風險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降低由于事故發生對生命造成的侵害,對財產造成的損失
33、下列不屬于生產安全事故善后處理費用的是( )。
A.處理事故的事務性費用
B.現場搶救費用
C.補助及救濟費用
D.現場清理費用
34、確認特種勞動防護用品安全防護性能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準許生產經營單位配發和使用該勞動防護用品的憑證是( )。
A.報表
B.臺賬
C.安全標志
D.統計表
35、既適用于對一個生產經營單位或一個工業園區的評價,也適用于某一特定的生產方式、生產工藝或作業場所評價的類型是( )。
A. 安全驗收評價
B.安全預評價
C.安全現狀評價
D.安全綜合評價
36、按照( ),安全評價方法可分為設備(設施或工藝)故障率評價法、人員失誤率評價法、物質系數評價法、系統危險性評價法等。
A.安全評價的邏輯推理過程
B.安全評價結果的量化程度
C.安全評價要達到的目的
D.安全評價對象的不同
37、識別系統中的潛在危險,確定危險等級,防止危險發展成事故是( )的目的。
A.危險指數方法
B.預先危險分析方法
C.安全檢查表方法
D.故障假設分析方法
38、根據( )不同,職業危害評價可分為經常性職業危害因素檢測與評價和建設項目的職業危害評價。
A.評價的方式和性質
B.評價的動機和方式
C.評價的目的和性質
D.評價的目的和標準
39、依法對全國安全生產實施綜合監督管理的是( )。
A.行業監督管理部門
B.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
C.國務院
D.國家安全質量監督管理總局
40、改善生產經營單位生產條件,有效防止事故和職業病的重要保證是( )。
A.隱患排查措施
B.安全協議的簽訂
C.安全技術措施計劃
D.危險源的辨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