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案例分析題
案例1
2014年5月24日8時10分,某市A城二期住宅工程18棟工地發生一起施工升降機墜落事故,造成20人死亡、5人受傷(含一名電焊工)。經調查,該工程建設單位為B有限公司,施工單位為C有限公司,監理單位為D有限公司,設備制造及租賃單位為E有限公司,設備安裝單位為F有限責任公司。
據初步分析,事故原因是因5月23日晚上將施工電梯擅自升高,5月24日未經檢測,臨時工乘坐施工電梯至15層時發生墜落。
1、依據《安全生產法》及《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應對該施工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的是()。
A.施工單位的安全負責人
B.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
C.該工程監理總工程師
D.該工程建設單位主要負責人
E.施工單位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2、依據《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實施監督管理。
A.國務院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
B.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的部門
C.國務院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D.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
E.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3、施工單位應當為施工現場()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A.所有人員
B.所有操作人員
C.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
D.特種作業人員
E.監理工程師
4、該工程監理單位在實施監理過程中,如發現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
A.要求施工單位整改
B.立即組織職工撤離施工現場
C.情況嚴重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暫時停止施工
D.情況嚴重的,應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
E.必要時應當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5、該施工現場屬于特種作業人員的是()。
A.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
B.垂直運輸機械作業人員
C.起重信號工
D.登高架設作業人員
E.電焊工
1、答案:B
解析:《安全生產法》第5條規定,生產經營單位的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21條規定,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依法對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全面負責。
2、答案:D
解析:《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40條規定,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建設工程安全生產實施監督管理。
3、答案:C
解析:《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38條規定,施工單位應當為施工現場從事危險作業的人員辦理意外傷害保險。
4、答案:A,C,D,E
解析:《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14條規定,工程監理單位在實施監理過程中,發現存在安全事故隱患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情況嚴重的,應當要求施工單位暫時停止施工,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監理單位應當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
5、答案:B,C,D,E
解析:《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第25條規定,垂直運輸機械作業人員、安裝拆卸工、爆破作業人員、起重信號工、登高架設作業人員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經過專門的安全作業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該施工現場的電焊工也屬于特種作業人員。
案例2
某日上午10時10分。A建設集團承建的電視臺演播中心裙樓工地發生一起職工因工傷亡事故。大演播廳舞臺在澆筑頂部混凝土施工中,因模板支撐系統失穩,大演播廳舞臺屋蓋坍塌,造成正在現場施工的民工和電視臺工作人員6人死亡,35人受傷(其中重傷11人),直接經濟損失580萬元。
電視臺演播中心工程地下2層、地面18層,建筑面積34000m2,采用現澆框架剪力墻結構體系。工程開工日期為2015年4月1日,計劃竣工日期為2016年7月31日。工程于2015年6月進入施工工地,從事腳手架的搭設,10月15日完成搭設,支架總面積約624m2,高度38m。現場設備設施包括電動葫蘆、氧氣瓶、乙煥氣瓶、油桶、砂輪鋸、混凝土泵車、鋼筋調直機、折彎機、叉車等。
木工工長于23日發現水平桿加固沒有到位,并向項目部副經理成某反映,成某即安排架子工加固支架,25日澆筑混凝土時仍有6名架子工在加固支架。
工程進展到10時10分,當澆筑混凝土由北向南單向推進,澆至主次梁交叉點區域時,大廳內模板支架系統整體倒塌。屋頂模板上正在澆筑混凝土的工人紛紛隨塌落的支架和模板墜落,部分工人被塌落的支架、樓板和混凝土漿掩埋,造成此次事故。
該集團依據本次事故,強化了應急管理,并組織了應急演練。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該施工現場有哪些特種設備?
2.簡述安全培訓的內容。
3.簡述基坑工程現場監測的對象。
4.簡述應急演練的內容。
1.特種設備是指對人身和財產安全有較大危險性的鍋爐、壓力容器(含氣瓶,下同)、壓力管道、電梯、起重機械、客運索道、大型游樂設施和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特種設備的安全使用,事關人民群眾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事關社會穩定的大局。
該施工現場的特種設備包括電動葫蘆、氧氣瓶、乙煥氣瓶、叉車。
2.安全培訓的內容應包括:
(1)作業崗位安全風險辨識及作業方案。
(2)崗位安全職責,安全操作規程。
(3)用電安全知識及安全注意事項。
(4)安全設施,個人防護用品的使用和維護。
(5)自救、互救方法及疏散和緊急情況的應急處理。
(6)本作業以往發生的典型事故案例。
3.基坑工程現場監測的對象應包括:
(1)支護結構。
(2)地下水狀況。
(3)基坑底部及周邊土體。
(4)周邊建筑。
(5)周邊管線及設施。
(6)周邊重要的道路。
(7)其他應監測的對象。
4.應急演練內容:
(1)預警與報告。
(2)指揮與協調。
(3)應急通信。
(4)事故監測。
(5)警戒與管制。
(6)疏散與安置。
(7)醫療衛生。
(8)現場處置。
(9)社會溝通。
(10)后期處置。
(11)其他。
案例3
200x年x月x日晚11時30分,某市摩托車城發生特大火災事故。這次火災共燒毀攤位和門面57個、各種摩托車488輛及一批摩托車配件,致使95戶200多名居民受災,一男子在脫離險區時跳樓身亡,一居民受煙熏中毒,9名消防官兵在撲火過程中負傷,火災直接經濟損失765.6萬余元。
經事故調查組對事故進行調查,該摩托車城在事故前的基本情況如下:
該摩托車城大樓屬二級鋼混結構,共8層,其中地下1層,地上7層,高23.4m,總建筑面積約16300m2。地下1層為農貿市場,1樓為摩托車配件經營門面,2層為摩托車整車市場,3?7層為商住樓。
在摩托車城建設過程中,建設和承建單位未按市消防部門下發的審核意見進行施工,擅自取消、減少或變更配套消防設施:一是取消了消防水池、室內消火栓水泵、屋頂消防水箱、臨街室外消火栓(1具)及4?7層每單元室內消火栓及室內消火栓管網的水泵接合器等消防設施;二是地下1層、2層減少室內消火栓10具,1、2層中間敞開樓梯間未設置防火卷簾,所有樓梯間入口無防火門;三是公共出口處未設計應急照明、疏散標志,每層樓配電盤以及每單元的總連線未設置漏電動作報警器。僅剩的1具北側天橋下室外消火栓,水壓水量也不能滿足規范要求。
該摩托車城主體工程竣工后,在未經市消防部門驗收合格、未申請室內裝修設計審查的情況下,擅自裝修營業,出售商住房。市消防支隊在得知摩托車城正式營運后,未采取措施督促其進行消防驗收和隱患整改。區政府在明知該摩托車城未經過消防驗收的情況下,沒有督促其進行消防驗收,就匆匆同意開業。
該摩托車城正式投入使用后,安全管理混亂,既無消防安全責任人,又無消防安全制度。大樓無夜間值班,將室內消火栓箱里的水槍和水帶收至倉庫,并在地下1層農貿市場的室外消火栓前加裝閘閥,部分門面內私拉亂接電源,使用大功率電暖器、電水壺、電飯煲等電器,某些店面甚至未經批準擅自經營瓶裝噴漆、機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大樓多處存在火災隱患。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試分析該摩托車城存在哪些危險、危害因素?
2.該摩托車城存在哪些火災隱患?
3.該摩托車城如制定火災應急救援預案,其主要內容是什么?
1.該摩托車城存在的危險、危害因素主要包括:
(1)物的因素
物理性危險和有害因素。部分商戶私拉電線,增加負荷嚴重,可能產生電火花,點火源多。
化學性危險和有害因素。該摩托車城易燃物品多;某些商戶擅自經營瓶裝噴漆、機油等易燃易爆物品,容易導致爆炸,出現火災容易蔓延。
(2)管理因素
該摩托車城的安全衛生組織機構不健全。該摩托車城的安全衛生責任制未落實。
該摩托車城的安全衛生管理規章制度不完善。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未落實,操作規程不規范,事故應急預案及響應缺陷,隱患管理、事故調查處理等制度不健全等。
2.該摩托車城存在的火災隱患包括:
(1)缺少配套消防設施,如沒有消防水池、室內消火栓水泵、防火門等,缺少室內消火栓;
(2)商戶私拉亂接電源,違章使用大功率電器,違章經營易燃易爆物品;
(3)摩托車城安全管理混亂,無消防安全制度,無消防安全責任人,夜間無人值班;
(4)在未經市消防部門驗收合格、未申請室內裝修設計審查的情況下,擅自裝修營業,出售商住房;
(5)市消防支隊在得知摩托車城正式營運后,未采取措施督促其進行消防驗收和隱患整改;
(6)區政府在明知摩托車城未經過消防驗收的情況下,沒有督促其進行消防驗收,就匆匆同意開業。
3.該摩托車城制定的火災應急救援預案的主要內容應包括:
(1)評估火災危險、規模以及可能導致的后果;
(2)出現火情時報警和聯絡,管理單位應將報警步驟告知所有管理人員和商戶;
(3)健全消防設施和消防工具,并定期檢查;
(4)設置火災應急控制中心,確定指揮者職責;
(5)確定火災安全員和全體管理人員在出現火情時的責任和行動;
(6)確定商戶在出現火情時的責任和行動;
(7)確定顧客的撤離方案;
(8)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的演習;
(9)火災事故應急預案的評價和修訂。
案例4
1.事故經過
某日6時許,一電廠冷卻塔施工現場。混凝土班組、鋼筋班組先后完成第52節混凝土澆筑和第53節鋼筋綁扎作業,離開作業面。5個木工班組共70人先后上施工平臺,分布在筒壁四周施工平臺上拆除第50節模板并安裝第53節模板。此外,與施工平臺連接的平橋上有2名平橋操作人員和1名施工升降機操作人員,在7號冷卻塔底部中央豎井、水池底板處有19名工人正在作業。
7時33分,7號冷卻塔第50?52節筒壁混凝土從后期澆筑完成部位(西偏南15。?16。,距平橋前橋端部偏南弧線距離約28m處)開始坍塌,沿圓周方向向兩側連續傾塌墜落,施工平臺及平橋上的作業人員隨同筒壁混凝土及模架體系一起墜落,在筒壁坍塌過程中,平橋晃動、傾斜后整體向東倒塌,事故持續時間24s。
2.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事故導致73人死亡(其中70名筒壁作業人員、3名設備操作人員),2名在7號冷卻塔底部作業的工人受傷,7號冷卻塔部分已完工工程受損,上部第50?52節筒壁及模架全部坍塌墜落。依據《企業職工傷亡事故經濟損失統計標準》等標準和規定統計,核定事故造成直接經濟損失為10197.2萬元。
3.事故調查
經調查認定,總包單位違規將工程分包給不具備資質的施工隊伍,施工隊伍在7號冷卻塔第50節筒壁混凝土強度不足的情況下,未按施工方案施工,施工隊包工頭強令拆除第50節模板,致使第50節筒壁混凝土失去模板支護,不足以承受上部荷載,從底部最薄弱處開始坍塌,造成第50節及以上筒壁混凝土和模架體系連續傾塌墜落。墜落物沖擊與筒壁內側連接的平橋附著拉索,導致平橋也整體倒塌。
根據以上場景,回答下列問題:
1.請分析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2.簡述公司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職責。
3.簡述高處作業安全防護設施驗收包括的主要內容。
4.簡述專項方案包括哪些內容。
1.在第50節筒壁混凝土強度不足的情況下,施工人員拆除第50節筒壁的模板,導致了事故的發生,是這起事故直接原因。
2.公司主要負責人的安全生產職責如下:
(1)建立、健全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責任制。
(2)組織制定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
(3)保證本單位安全生產投入的有效實施。
(4)督促、檢查本單位的安全生產工作,及時消除生產安全事故隱患。
(5)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的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6)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
(7)組織制定并實施本單位安全生產教育和培訓計劃。
3.高處作業安全防護設施驗收應包括的主要內容:
(1)防護欄桿立桿、橫桿及擋腳板的設置、固定及其連接方式。
(2)攀登與懸空作業時的上下通道、防護欄桿等各類設施的搭設。
(3)操作平臺及平臺防護設施的搭設。
(4)防護棚的搭設。
(5)安全網的設置。
(6)安全防護設施構件、設備的性能與質量。
(7)防火設施的配備。
(8)各類設施所用的材料、配件的規格及材質。
(9)設施的節點構造,材料配件的規格、材料及其與建筑物的固定、連接狀況。
4.專項施工方案編制:施工單位應當在危大工程施工前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實行施工總承包的,專項施工方案應當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編制。專項工程實行分包的,專項施工方案可以由相關專業分包單位組織編制。專項方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項目概況。
(2)編制依據。
(3)施工計劃。
(4)施工工藝技術。
(5)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6)勞動力計劃。
(7)計算書及相關圖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