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毒物的特性
1、化學結構 化學物質的毒性與其化學結構有一定關系,目前已獲得一些規律。因此,改變化學結構可引起毒作用的變化。在同一類有機化合物中,不飽和化合物的毒性大于飽和化合物。有人認為最外層電子不飽和程度愈大,毒性愈強,電子穩定性愈低的元素,毒性亦愈強。來源:考試大
2、理化特性 與毒性作用關系較密切者有分子量、比重、熔點、沸點、蒸氣壓、溶解性、分配系數等。分散度高的毒物其化學活性大。化學物質的揮發性常與沸點平行,揮發性大的毒物吸入中毒的危險性大。某些化學物質的毒性與其溶解度有密切關系,與毒作用特點也有關,砒霜(As2O3)與雌黃(As2S3)相比,前者的溶解度大,毒性也劇烈得多。來源:www.examda.com
(二)劑量、濃度、接觸時間
化學物質的毒性再高,進入體內的毒物劑量不足也不致引起中毒??諝庵卸疚餄舛雀?、接觸 的時間長,則進入體內的劑量大,從事接觸毒物的作業中,發生中毒的機率,人體受損害的程度,與進入體內的毒物量或空氣中毒物濃度及作用時間有直接聯系。降低空氣中毒物濃度,減少進入體內的毒物量是預防職業中毒的重要環節。
(三)毒物的聯合作用來源:www.examda.com
幾種毒物同時存在而作用于人體,這種聯合作用可表現為獨立作用、相加作用、增強作用或拮抗作用。對生產環境進行衛生評價時,應考慮毒物的聯合作用問題,尚應注意到生產性毒物與生活性毒物的聯合作用,如酒精可增強苯胺、硝基苯的毒作用。
生產環境和勞動強度、環境溫度、濕度可影響毒物對機體的毒作用。高溫環境使毒物的揮發增加,呼吸、循環、出汗等增加,促進毒物的吸收;體力勞動強度大時,機體耗氧量及毒物吸收增多,對毒物的毒作用更為敏感。
(四)個體感受性
接觸同一劑量的毒物,不同個體所出現的反應可迥然不同。引起這種差異的個體因素很多,如性別、年齡、生理變動期(孕期、月經期、授乳期)、健康狀態、營養、內分泌功能、免疫狀態等。個體感受性與某種遺傳性缺陷也有關。種屬差異,人類對于毒物的作用一般比其它動物敏感,根據260種化合物的毒性資料比較,動物的致死劑量大多數比人大1~10倍。表明在利用動物毒性實驗結果來估計人類的安全接觸劑量時,必需有一定的安全系數。
六、職業中毒常見的癥狀
由于生產性毒物的毒性、接觸時間和時間、個體差異等因素的影響,職業中毒可表現為多種臨床類型,一般可分為三型:毒物一次大量進入人體后,可引起急性中毒。毒物小量長期進入人體所引起的中毒稱為慢性中毒。介于兩者之間,在較短時間內(3~6個月)有較大劑量毒物進入人體所產生的中毒稱為亞急性中毒。www.Examda.CoM考試就到考試大
1、神經系統:神經衰弱綜合征、周圍神經炎、 震顫、中毒性腦病及腦水腫來源:考試大
2、呼吸系統:上呼吸道炎、化學性肺炎、化學性肺水腫來源:考試大
3、血液系統 :常表現為貧血、出血、溶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等。
4、消化系統:急性胃腸炎、腹絞痛、口腔征象、中毒性肝損害、中毒性腎病等本文來源:考試大網
5、皮膚粘膜損害:皮膚接觸毒物后,可出現搔癢、刺痛、潮紅、斑丘疹、皰疹、浮腫甚至剝脫性皮炎等。
6、眼粘膜損害時,可發生羞明、疼痛、充血、異物感、大量流淚、分泌物增多等。
鼻粘膜損害時,可發生流涕、噴嚏 、鼻腔發干、鼻衄等
更多信息請訪問:考試大安全工程師網校 安全工程師免費題庫 安全工程師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