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性格
性格是人們在對待客觀事物的態度和社會行為方式中區別于他人所表現出來的那些比較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道德品質和意志特點是構成性格的基礎。
盡管人的性格有千差萬別,但就其主要表現形式,可歸納為冷靜型、活潑型、急躁型、輕浮型和遲鈍型等5種。在安全生產中,有不少人就是由于魯莽、高傲、懶惰、過分自信等不良性格促成了不安全行為而導致傷亡事故的。
安全心理學的任務,就是要深入挖掘和發展勞動者的一絲不茍、踏實細致、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提倡勞動者養成原則性、紀律性、自覺性、謙虛、克己、自制等良好性格;克服和制止粗枝大葉、得過且過、懈怠、消極、狂妄、利己、自滿、任性、優柔寡斷等這些易于肇事的不良性格。
(三)氣質
氣質的表現特征有以下4種:
(1)精力旺盛、熱情直率、剛毅不屈的人也往往易于性情急躁、主觀任性;
(2)靈活機智、活潑好動、善于交際、性格開朗的人也往往易于情緒多變、生活散漫、輕舉妄動;
(3)安靜、穩定、情緒不外露、沉著踏實、從容不迫、耐心謹慎的人也往往易于因循守舊、動作緩慢、沉默寡言;
(4)孤僻寡言、心緒消沉、行動遲緩、自卑退讓的人也往往會平易近人、容易相處、謙虛謹慎。
在安全生產工作中合理地選擇不同氣質的人擔任不同的工作,以便充分發揮其所長,以利于完成任務,可減少事故的發生。在進行安全教育時,必須從人的氣質出發,使用不同的教育手段;否則,不但達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往往會產生副作用。
(四)需要與動機
動機是由需要產生的,合理的需要能推動人以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方面去進行積極的活動,達到有益的效果。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為了個體和社會的生存,對安全、教育、勞動、交往的需要比對衣、食、住、行的需要更為強烈。其中對安全的需要(免除災害、意外事故、疾病等安全需要)更為突出。安全是每個人的需要,也是家庭、社會、企業和國家的需要,只有將安全意識提高到這個水平,安全管理人員才能各盡其責,操作人員才能自覺地遵守安全操作規程,才能杜絕重復事故的發生,達到滿足安全需要的目的。
(五)情緒與情感
情緒是由肌體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體驗,屬于人和動物共有的;而情感則是人的社會性需要是否得到滿足而產生的體驗,屬于人類特有。情緒帶有沖動性和明顯的外部表現,而情感則很少有沖動性,其外部表現也能加以控制。情緒帶有情境性,它由一定的情境引起,并隨情境的改變而消失,而情感則既有情境性,又有穩定性和長期性。
在生產實踐中常會出現以下2種不安全情緒:
(1)急躁情緒。急躁情緒的表現特征是干活利索但毛躁,求成心切但不謹慎,工作不仔細,有章不循,手與心不一致等。
(2)煩躁情緒。煩躁情緒的特征表現為沉悶、不愉快、精神不集中,嚴重時自身的生理器官往往不能很好地協調,更談不上與外界條件協調一致。
以上不良情緒發展到一定程度能夠主宰人的身體及活動情況,使人的意識范圍變得狹窄,判斷力降低,失去理智和自制力。帶著這種情緒操縱機器極易導致不安全行為的發生。
(六)意志
意志就是人自覺地確定目標,井調節自己的行動克服困難,以實現預定目標的心理過程,它是意識的能動作用表現。
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尤其是在惡劣環境中工作,必須有意志活動的參與,才能順利地完成任務,所謂有志者事竟成,就是這個道理。來源:www.examda.com
相關推薦:
注冊安全工程師:人的心理因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