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安全工程師生產技術第五章考前訓練之單選題
生產性粉塵的危害程度與下列( )因素無關。
A.理化性質
B.生物學作用
C.防塵措施
D.地域
正確答案是D。
解析:粉塵對人體的危害程度與其理化性質有關,與其生物學作用及防塵措施等也有密切關系。在衛生學上,常用的粉塵理化性質包括粉塵的化學成分、分散度、溶解度、密度、形狀、硬度、荷電性和爆炸性等。
粉塵的分散度是表示粉塵顆粒大小的一個概念,它與粉塵在空氣中呈浮游狀態存在的持續時間(穩定程度)有密切關系。直徑小于( )的粉塵對機體的危害性較大,也易于達到呼吸器官的深部。
A.5μm
B.10μm
C.20μm
D.1mm
正確答案是A。
解析:粉塵的分散度是表示粉塵顆粒大小的一個概念,它與粉塵在空氣中呈浮游狀態存在的持續時間(穩定程度)有密切關系。在生產環境中,由于通風、熱源、機器轉動以及人員走動等原因,使空氣經常流動,從而使塵粒沉降變慢,延長其在空氣中的浮游時間,被人吸入的機會就越多。直徑小于5μm的粉塵對機體的危害性較大,也易于達到呼吸器官的深部。
采取( )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塵危害,是防止塵肺發生的根本措施。
A.管理
B.工程技術
C.個體防護
D.教育培訓
正確答案是B。
解析:采用工程技術措施消除和降低粉塵危害,是治本的對策,是防止塵肺發生的根本措施。
生產性毒物可以固體、液體、氣體的形態存在于生產環境中。直徑小于0.1μm的懸浮于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屬于( )。
A.蒸氣
B.霧
C.煙
D.粉塵
正確答案是C。
解析:生產性毒物可以固體、液體、氣體的形態存在于生產環境中:
1.氣體。在常溫、常壓條件下,散發于空氣中的氣體,如氯、溴、氨、一氧化碳和甲烷等。
2.蒸氣。固體升華、液體蒸發時形成蒸氣,如水銀蒸氣和苯蒸氣等。
3.霧。混懸于空氣中的液體微粒,如噴灑農藥和噴漆時所形成霧滴,鍍鉻和蓄電池充充電時逸出的鉻酸霧和硫酸霧等。
4.煙。直徑小于0.1μm的懸浮于空氣中的固體微粒,如熔銅時產生的氧化鋅煙塵,俊熔鎘時產生的氧化鎘煙塵,電焊時產生的電焊煙塵等。
5.粉塵。能較長時間懸浮于空氣中的固體微粒,直徑大多數為0.1~10μm。固體物質機械加工、粉碎、篩分、包裝等可引起粉塵飛揚。
生產過程的( )是解決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徑。采用無毒、低毒物質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質是從根本上解決毒物危害的首選辦法。
A.降溫
B.通風排毒
C.密閉化、自動化
D.隔離
正確答案是C。
解析:對產生粉塵、毒物的生產過程和設備(含露天作業的工藝設備),應優先采用機械化和自動化,避免直接人工操作。為防止物料跑、冒、滴、漏,其設備和管道應采取有效的密閉措施,密閉形式應根據工藝流程、設備特點、生產工藝、安全要求及便于操作、維修等因素確定,并應結合生產工藝采取通風和凈化措施。對移動的揚塵和逸散毒物的作業,應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移動式輕便防塵和排毒設備。
生產過程的密閉化、自動化是解決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徑。采用無毒、低毒物質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質是從根本上解決毒物危害的首選辦法。
噴漆車間欲處理其作業場所中散發的苯蒸氣,宜采取( )回收凈化方法。
A.洗滌法
B.吸附法
C.袋濾法
D.燃燒法
正確答案是B。
解析:1.洗滌法也稱吸收法,是一種常用的凈化方法。它適用于凈化CO、S02、NOx、HF、SiF4、HCl、Cl2、NH2、Hg蒸氣、酸霧、瀝青煙及有機蒸氣。如冶金行業的焦爐煤氣、高爐煤氣、轉爐煤氣、發生爐煤氣凈化,化工行業的工業氣體凈化,機電行業的苯及其衍生物等有機蒸氣凈化,電力行業的煙氣脫硫凈化等等。
2.吸附法是使有害氣體與多孔性固體(吸附劑)接觸,使有害物(吸附質)黏附在固體表面上(物理吸附)。吸附法多用于低濃度有害氣體的凈化,并實現其回收與利用。如機械、儀表、輕工和化工等行業,對苯類、醇類、酯類和酮類等有機蒸氣的氣體凈化與回收工程,已廣泛應用,吸附效率在90%~95%。
3.袋濾法是粉塵通過過濾介質受阻,而將固體顆粒物分離出來的方法。袋濾法是一種高效凈化方法,主要適用工業氣體的除塵凈化,如以金屬氧化物(Fe203等)為代表的煙氣凈化。該方法還可以用做氣體凈化的前處理及物料回收裝置。
4.燃燒法是將有害氣體中的可燃成分與氧結合,進行燃燒,使其轉化為C02和H20,達到氣體凈化與無害物排放的方法。
233安全工程師小編微信號:gong3248829627
掃一掃微信二維碼,加入233安全工程師微信交流,掌握安全工程師提供最新報考、在線疑難解答。
專項復習:安全生產法|安全生產管理|安全生產技術|事故案例分析
全力備考:233網校注冊安全工程師,通過率高,學員好評如潮!講師獨家剖析歷年命題規律、考試重點、難點、疑點。幫助考生在短時間內掌握考點,告別盲目備考。全力備考,趕緊報名吧!點擊免費試聽>>
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