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時間10月16日,17日,進入黃金備考期,本文整理《安全生產技術基礎》科目章節題來鞏固練習,一定要多做題,保持題感,把基礎穩狠準抓牢!0元領課學習>>
2021年安全工程師考試備考資料已陸續更新,點擊進入【233網校APP資料包-進階題100題下載】,同時【章節習題/模擬試題/答題闖關/考點打卡】和【2021年干貨筆記】等你來參與!
領題庫會員擴充章節2000題 | 思維導圖升級版+經典章節真題 | 加微信號ks233wx16進群
《安全生產技術基礎》章節題第一章第六節:安全人機工程
1.《體力勞動強度分級》將作業時間和單項動作能量消耗統一協調考慮,比較準確地反映了真實的勞動強度。該標準根據體力勞動強度指數,將體力 勞動強度分為四級。當體力勞動強度指數為20時,應該劃分為( )級體力勞動。
A. I
B. n
C. m
D. iv
2.某企業實行根據勞動強度劃分績效工資的工資考核辦法,因此,需對工人的勞動強度進行劃分,根據指數的劃分以及作業位置的不一樣,可以將體 力勞動強度分為四級,關于體力勞動強度分級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手工作業或腿的輕度活動,如打字員,屬于I級(輕勞動)
B.臂和腿的工作,如卡車司機,屬于DI級(重勞動)
C.立姿,如儀器操作人員,屬于II級(中等勞動)
D.臂或者軀干負荷工作,如風動工具操作員,屬于IV級(極重勞動)
3.我國北方城市冬季氣溫較低,因此生產制造車間需要進行采暖,根據規范 要求,不同勞動強度級別的工作地點,冬季釆暖溫度(干球)具有不同的 劃分。當冬季從事體力勞動強度為DI級的工作時,工作地點的采暖溫度應 大于()乞。
A.18
B. 16
C.14
D. 12
4.高溫作業對勞動者職業健康產生許多不利影響,應加強預防措施。判斷作業場所是否屬于高溫作業的主要指標是( )。
A.溫度
B.相對濕度
C.絕對濕度
D. WBGT指數
5.某職工在啤酒廠負責給回收的啤酒瓶進行翻洗工作,工作時間從8: 00到 17: 00,工作一段時間后,該職工認為作業單一、乏味,沒有興趣,經常 將啤酒瓶打碎,根據安全人機工程原理,造成該職工經常將酒瓶打碎的主 要原因是( )。
A.肌肉疲勞
B.體力疲勞
C.心理疲勞
D.行為疲勞
(1)勞動效果不佳。在相當長時期內沒有取得滿意的成果。
(2)勞動內容單調。作業動作單一、乏味,不能引起作業者的興趣。本 題中翻洗啤酒瓶工作即為作業動作單一、乏味,從而造成工人的心理疲勞。
6.下列關于全自動化控制的人機系統的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在系統中充當全過程的操作者和控制者
B.機器的運轉完全依賴于人的控制
C.以人為主體,即人必須在全過程中進行管理或干預
D.以機為主體,人只是監視者和管理者
7.色彩可以引起人的情緒性反應,也影響人的疲勞感。對引起眼睛疲勞而言,( )最不易引起視覺疲勞且認讀速度快、準確率高。
A.藍、紫色
B.紅、橙色
C.紅、藍色
D.黃綠、綠藍色
8.某企業員工劉某從事的工作環境噪聲較高,造成了劉某工作效率下降,極 易產生疲勞感。勞動過程中工作條件因素和勞動本身的因素都有可能是導 致疲勞的原因,下列造成疲勞的原因中,屬于工作條件因素的有( )。
A.勞動者作業條件需要勞動者長期半蹲作業
B.勞動內容單調
C.勞動者的心理壓力過大
D.作業環境噪聲過大
E.勞動環境缺少安全感
(1)勞動制度和生產組織不合理。如作業時間過久、強度過大、速度過 快、體位欠佳等。
(2)機器設備和工具條件差,設計不良。如控制器、顯示器不適合于人 的心理及生理要求。
(3)工作環境很差。如照明欠佳,噪聲太強,振動、高溫、高濕以及空氣污染等。
B選項“勞動內容單調”、C選項“勞動者的心理壓力過大”、E選項“勞 動環境缺少安全感”是作業者本身的因素。
9.對于需要長期集中注意力的工作環境,應釆用不易引起疲勞的色調進行裝 飾,才能夠保證員工能夠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工作,不產生視覺疲勞。以下 的顏色中,適合作為該工作環境的主色調的是( )。
A.紅色
B.紫色
C.黃綠色
D.綠色
E.綠藍色
10.伴隨5G科技的發展和人工智能優化程度的不斷提升,機器的特性在不斷的提高,但人與機器相比依然有許多優勢。下列關于人與機器設備優勢的 對比中,說法正確的有( )。
A.機器設備可連續、穩定、長時間運轉,可進行單調的重復性作業,同時 具有處理和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不易出錯,一旦出錯則不易修正
B.人能運用多種通道接收信息,當一種信息通道發生障礙時可運用其他通 道進行補償,而機器只能按設計的固定結構和方法輸入信息
C.機器長期大量儲存信息并綜合利用記憶的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
D.機器學習能力差,靈活性差,只能理解特定事物,決策方式只能通過預 先編程來確定
E.人的某些感官感受能力比機器優越,如人的聽覺器官對音色的分辨力及 嗅覺器官對某些化學物質的感受性顯著優于機器
(1)信息接收:正確檢測電磁波等人無法檢測的物理量。
(2)信息處理:能連續進行超精密的重復操作,可靠性高;對處理液體、 氣體和粉狀體等比人優越,但處理柔軟物體不如人。能夠正確進行計算,但難 以修正錯誤。圖形識別能力弱,能進行多通道的復雜動作。
(3)信息的交流與輸出:能夠輸出極大和極小的功率,但在作精細的調 整方面,多數情況下不如人手,不能隨機應變。
(4)學習歸納能力:學習能力差,靈活性差,只能理解特定事物,決策 方式只能通過預先編程來確定。
(5)可靠性和適應性:可連續、穩定、長時間運轉,可進行單調的重復 性作業,對意外事件無能為力,不易出錯,一旦出錯不易修正。
(6)環境適應性好。
(7)成本:一次性投入大,但在壽命期限內運行成本較人工成本低。 人優于機器的功能:
①感知方面:人的某些感官感受能力比機器優越,如人的聽覺器官對 音色的分辨力及嗅覺器官對某些化學物質的感受性顯著優于機器;人能運用多 種通道接收信息,當一種信息通道發生障礙時可運用其他通道進行補償,而機 器只能按設計的固定結構和方法輸入信息。
②其他方面:人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可塑性,能隨機應變;人能長期 大量儲存信息并綜合利用記憶的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人具有總結經驗,除舊 創新的能力;人能進行歸納總結;有感情、意識和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