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防火防爆安全技術
一、單項選擇題
1.【2013年真題】某些氣體即使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也能被點燃爆炸,其實質是一種分解爆炸。下列氣體中,屬于分解爆炸性氣體的是( )。
A.一氧化碳
B.乙烯
C.氫氣
D.氨氣
【答案】B。
【解析】某些氣體如乙炔、乙烯、環(huán)氧乙烷等,即使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也能被點燃爆炸,其實質是一種分解爆炸。除上述氣體外,分解爆炸性氣體還有臭氧、聯(lián)氨、丙二烯、甲基乙炔、乙烯基乙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氰化氫、四氟乙烯等。
2.【2013年真題】泡沫滅火系統(tǒng)按發(fā)泡倍數分為低倍數、中倍數和高倍數泡沫滅火系統(tǒng)。高倍數泡沫滅火劑的發(fā)泡倍數為( )。
A.101~1000倍
B.201~1000倍
C.301~1000倍
D.401~1000倍
【答案】B。
【解析】高倍數泡沫滅火劑的發(fā)泡倍數高(201~1000倍),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充滿著火空間,特別適用于大空間火災,并具有滅火速度快的優(yōu)點。
3.【2013年真題】防爆的基本原則是根據對爆炸過程特點的分析采取相應的措施,包括防止爆炸發(fā)生、控制爆炸發(fā)展、削弱爆炸危害。下列措施中,屬于防止爆炸發(fā)生的是( )。
A.嚴格控制火源、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檢測報警
B.及時泄出燃爆開始時的壓力
C.切斷爆炸傳播途徑
D.減弱爆炸壓力和沖擊波對人員、設備和建筑物的損壞
【答案】A。
【解析】防爆的基本原則是根據對爆炸過程特點的分析采取相應的措施,防止第一過程的出現,控制第二過程的發(fā)展,削弱第三過程的危害。主要應采取以下措施:①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②嚴格控制火源;③及時泄出燃爆開始時的壓力;④切斷爆炸傳播途徑;⑤減弱爆炸壓力和沖擊波對人員、設備和建筑的損壞;⑥檢測報警。其中,①、②、⑥屬于防止第一過程的出現。③屬于控制第二過程的發(fā)展。④、⑤屬于削弱第三過程的危害。
4.【2012年真題】可燃氣體爆炸一般需要可燃氣體、空氣或氧氣、點火源三個條件。但某些可燃氣體,即使沒有空氣或氧氣參與,也能發(fā)生爆炸,這種現象叫做分解爆炸。下列各組
氣體中,均可以發(fā)生分解爆炸的是( )。
A.乙炔、環(huán)氧乙烷、甲烷
B.乙炔、環(huán)氧乙烷、四氟乙烯
C.乙炔、甲烷、四氟乙烯
D.環(huán)氧乙烷、甲烷、四氟乙烯
【答案】B。
【解析】某些氣體如乙炔、乙烯、環(huán)氧乙烷等,即使在沒有氧氣的條件下,也能被點燃爆炸,其實質是一種分解爆炸。除上述氣體外,分解爆炸性氣體還有臭氧、聯(lián)氨、丙二烯、甲基乙炔、乙烯基乙炔、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氰化氫、四氟乙烯等。
5.【2012年真題】煤礦井下煤塵爆炸往往比瓦斯爆炸造成更嚴重的危害。從煤塵爆炸比瓦斯爆炸更為嚴重的角度考慮,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煤塵爆炸感應時間更長
B.煤塵爆炸產生的熱量更多
C.煤塵爆炸一般發(fā)生多次爆炸
D.煤塵爆炸持續(xù)時間更長
【答案】B。
【解析】從粉塵爆炸過程可以看出,粉塵爆炸有如下特點:①粉塵爆炸速度或爆炸壓力上升速度比爆炸氣體小,但燃燒時間長,產生的能量大,破壞程度大;②爆炸感應期較長,粉塵的爆炸過程比氣體的爆炸過程復雜,要經過塵粒的表面分解或蒸發(fā)階段及由表面向中心延燒的過程,所以感應期比氣體長得多。
6.【2011年真題】《火災分類》(GB/T 4968--2008)按物質的燃燒特性將火災分為:A類火災、B類火災、C類火災、D類火災、E類火災和F類火災,其中帶電電纜火災屬于( )火災。
A.A類
B.B類
C.C類
D.E類
【答案】D。
【解析】《火災分類》(GB/T 4968--2008)按物質的燃燒特性將火災分為A類火災、B類火災、C類火災、D類火災、E類火災和F類火災,其中E類火災指帶電火災,是物體帶電燃燒的火災,如發(fā)電機、電纜、家用電器等。
7.【2010年真題】燃燒的三要素為氧化劑、點火源和可燃物。下列物質中屬于氧化劑的是( )。
A.氯氣
B.氫氣
C.氮氣
D.一氧化碳
【答案】A。
【解析】常見的氧化劑有氧氣、氯氣、高錳酸鉀、氧化鈉和濃硫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