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職業危害控制技術
一、單項選擇題
1.【2013年真題】防塵防毒工作對用人單位保護工作場所勞動者職業健康至關重要,就防毒工作而言,用人單位應優先采取的措施是( )。
A.防毒通風控制措施
B.使用無毒或低毒的原材料
C.高效的個體防護措施
D.生產工人輪崗操作
【答案】B。
【解析】對于作業場所存在粉塵、毒物的企業防塵、防毒的基本原則是:優先采用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和無毒(害)或低毒(害)的原材料,消除或減少塵、毒職業性有害因素。對于工藝、技術和原材料達不到要求的,應根據生產工藝和粉塵、毒物特性,設計相應的防塵、防毒通風控制措施,使勞動者活動的工作場所有害物質濃度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如預期勞動者接觸濃度不符合要求的,應根據實際接觸情況,采取有效的個人防護措施。
2.【2013年真題】石英砂加工企業生產過程中包括破碎、粉碎、篩分、分裝等生產環節,其工作場所存在的粉塵主要是( )。
A.無機性粉塵
B.混合性粉塵
C.有機性粉塵
D.植物性粉塵
【答案】A。
【解析】生產性粉塵分類方法根據生產性粉塵的性質可將其分為無機性粉塵、有機性粉塵、混合性粉塵。無機性粉塵包括礦物性粉塵,如硅石、石棉、煤等;金屬性粉塵,如鐵、錫、鋁等及其化合物;人工無機性粉塵,如水泥、金剛砂等。有機性粉塵包括植物性粉塵,如棉、麻、面粉、木材;動物性粉塵,如皮毛、絲、骨質粉塵;人工合成有機粉塵,如有機染料、農藥、合成樹脂、炸藥和人造纖維等。混合性粉塵是上述各種粉塵的混合存在,一般包括兩種以上的粉塵。生產環境中最常見的就是混合性粉塵。
3.【2012年真題】評價作業場所高溫控制是否滿足要求的主要指標是( )。
A.作業地點的氣溫
B.作業地點的溫度與濕度
C.作業地點的風速
D.作業地點的WBGT指數
【答案】D。
【解析】對于工藝、技術和原材料達不到要求的,應根據生產工藝、技術、原材料特性以及自然條件,通過采取工程控制措施和必要的組織措施,如減少生產過程中的熱和水蒸氣釋放、屏蔽熱輻射源、加強通風、減少勞動時間、改善作業方式等,使室內和露天作業地點WBGT指數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對于勞動者室內和露天作業WBGT指數不符合標準要求的,應根據實際接觸情況采取有效的個人防護措施。
4.【2012年真題】生產性粉塵分為無機性粉塵、有機性粉塵和混合性粉塵。水泥和金剛砂屬于( )性粉塵。
A.無機
B.有機
C.合成
D.加工
【答案】A。
【解析】粉塵的分類:①無機性粉塵包括礦物性粉塵,如硅石、石棉、煤等。金屬性粉塵,如鐵、錫、鋁等及其化合物;人工無機性粉塵,如水泥、金剛砂等;②有機性粉塵包括植物性粉塵,如棉、麻、面粉、木材;動物性粉塵,如皮毛、絲、骨質粉塵等。人工合成有機粉塵,如有機染料、農藥、合成樹脂、炸藥和人造纖維等。③混合性粉塵是上述各種粉塵的混合存在,一般包括兩種以上的粉塵。生產環境中最常見的就是混合性粉塵。
5.【2011年真題】機械加工廠房內的噪聲很大,很容易對作業者的聽力造成損害。為降低
噪聲危害,企業應優先選用的措施是( )。
A.降低噪聲源
B.高低區分隔
C.工人輪崗制
D.設置隔聲室
【答案】A。
【解析】作業場所存在噪聲危害的企業應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和新方法控制噪聲。對于生產過程和設備產生的噪聲,應首先從聲源上進行控制,使噪聲作業勞動者接觸的噪聲聲級符合相關標準的要求。
6.【2010年真題】粉塵分散度與發生塵肺病密切相關,直徑小于( )μm的粉塵易于到達呼吸器官的深部。
A.5
B.10
C.15
D.25
【答案】A。
【解析】在生產環境中,直徑小于5μm的粉塵對機體的危害性較大,也易于達到呼吸器官的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