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及解析
一.單選題參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煤礦建設項目的安全設施和職業病危害防護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煤礦企業必須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培訓不合格的,不得上崗作業。故正確答案為B
2.[答案]B
[解析]直接頂是指直接位于煤層之上的易垮藩巖層。煤礦直接頂穩定性分類主要以直接頂初次垮落步距為主要指標,將直接頂分為不穩定、中等穩定.穩定和非常穩定4類。
3.[答案]A
[解析]當煤礦地質資料不能滿足設計需要時,不得進行煤礦設計。礦井建設期間,因礦井地質,水文地質等條件與原地質資料出入較大時,必須針對所存在的地質問題開展補充地質勘探工作。
4.[答案]A
[解析]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現已并入應急管理部)從綜合監督管理全國安全生產工作的角度,指導、協調和監督管理這些部門的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也都以不同形式成立了相應的安全生產綜合監督管理部門和行業監督管理部門,履行綜合監管和行業監管的職能。
5.[答案]B
[解析]自然導水通道:①地層的裂隙與斷裂帶。②巖溶通道。③孔隙通道
6.[答案]D
[解析]礦井瓦斯等級及其劃分:根據礦井相對瓦斯涌量.礦井絕對瓦斯涌量.工作面絕對瓦斯
涌量和瓦斯涌形式,將礦井瓦斯等級劃分為媒(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礦井(以下簡稱突出礦井)。高瓦斯礦井、低瓦斯礦井。
7.[答案]A
[解析]BCD選項是金屬非金屬礦山采場地壓控制方法。
8.[答案]A
[解析]地下礦山漏風是指通風系統中風流沿某些細小通逍與回風巷或地面發生滲漏的短路現象。
9.[答案]C
[解析]工作面底板灰巖含水層突水預兆:
(1)工作面壓力增大,底板鼓起,底鼓量有時可達500mm以上。
(2)作面底板產生裂隙,井逐漸增大。
(3)沿裂陳或煤幫向外滲水,隨著裂隙的增大,水量增加,當底板滲水量增大到一定程度時,煤幫滲水可能停止,此時水色時清時濁,底板活動使水變渾濁,底板穩定使水色變清。
(4)底板破裂,沿裂隙有高壓水噴,井伴有“嘶嘶”聲戎刺耳水聲。
(5)底發生“底爆”伴有巨響,地下水大量涌,水色成乳白色黃色。
10.[答案]C
[解析]礦山防塵技術包括風。水.密、凈和護5個方面,并以風、水為主。風就是通風除塵,水是指濕式作業,密是指密閉抽塵,凈是凈化風流,護是采取個體防護措施。其中,采煤工作面防塵方法:①煤層注水:②合理選擇采煤機截割機構:③噴霧降塵:④采用除塵設備。
11.[答案]C
[解析]根據《國家煤礦安監局關于印發(防治煤礦沖擊地壓細則》的通知》煤安監技裴([2018]8號),有沖擊地壓危險的采掘工作面,供電.供液等設備應當放置在采動應力集中影響區外,且距離工作面不小于200m,不能滿足上述條件時,應當放置在無沖擊地壓危險區域。
12.[答案]B
[解析]開采有煤塵爆炸危險煤層的礦井,必須有預防和隔絕煤塵爆炸的措施。礦井的兩翼.相鄰的采區、相鄰的煤層、相鄰的采煤工作面間,必須用水棚或巖粉棚隔開。
13.[答案]A
[解析]露天煤礦合理的臺階高度對露天開采的技術經濟指標和作業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平臺的寬度不但影響邊坡角的大小,也影響邊坡的穩定:同時要正確選擇臺階坡面角和最終邊坡角。選擇合理的開采順序和推進方向。在生產過程中必須采用從上到下的開采順序,應選用從上盤到下盤的采利推進方向。
合理進行爆破作業,減少爆破震動對邊坡的影響。選項A符合規定要求,故選A.
14.[答案]A
[解析]“一炮三檢制”就是指在采揚工作面裝藥前。爆破前和爆破后爆破工、班組長和瓦斯檢查員都必須在現場,由瓦斯檢員檢查瓦斯,爆破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1%時,不準裝藥。
爆破。爆破后瓦斯濃度達到1%時,必須立即處理,井不準用電鉆打限。執行“一炮三檢制”,是為了加強爆破前瓦斯檢查防止漏檢,避免在瓦斯超限情況下爆破。
15.[答案]A
[解析]火災的常用撲教方法有直接滅火。隔絕滅火和綜合滅火。隔絕滅火就是在通往火區的所有巷道內構筑防火墻,將風流全部隔斷,制止空氣的供給,使地下礦山火災逐漸自行熄滅。
16.[答案]A
[解析]合理確定臺階高度和平臺寬度。合理的臺階高度對露天開采的技術經濟指標和作業安全都具有重要意義。平臺的寬度不但影響邊坡角的大小,也影響邊坡的穩定。同時要正確選擇臺階坡面角和最終邊坡角。選擇合理的開采順序和推進方向。在生產過程中必須采用從上到下的開采順序,應選用從上盤到下盤的采剝推進方向。合理進行爆破作業,減少爆破震動對邊坡的影響。A選項錯誤。
17.[答案]D
[解析]《刑法》規定,強令他人違章冒險作業,因而發生重大傷亡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惡劣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
18.[答案]A
[解析]《煤礦安全規程》規定,礦井必須采用機械通風。主要通風機的安裝和使用應符合下列要求:
必須安裝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風機裝置,其中I套作備用,備用通風機必須能在10分鐘內開動。
19.[答案]C
[解析]根據《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關于印發《煤礦防治水細則>的通知》(煤安監調查(2018]14號),煤礦應當根據老空水查明程度和防治措施落實到位程度,對受老空水影響的煤層按威脅程度編制分區管理設計,由煤礦總工程師組織審批。老空積水情況清楚且防治措施落實到位的區域,劃為可采區。否則,劃為緩采區。
20.[答案]C
[解析]放炮防塵措施主要有水炮泥和放炮噴霧兩種,水炮泥是降低放炮時產塵量最有效的措施。
二.案例分析題不定項參考答案及解析
21.[答案]B
[解析](1)感覺電流是指引起人體感覺的最小電流.實驗表明,成年男性的平均感覺電流約為1.1mA,成年女性為0.7mA。感覺電流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電流增大時,人體反應邊的強烈,可能造成墜落等間接事故。
(2)擺脫電流:是指人體觸電后能自主擺脫電源的最大電流。實驗表明,成年男性的平均擺脫電流約為16mA,成年女性的約為10mA。
(3)致命電流:是指在較短的時間內危及生命的最小電流。實驗表明,當通過人體的電流達到50mA以上時,心臟會停止跳動,可能導致死亡。一般認為40一60Hz的交流電對人體最危險。
22.[答案]A
[解析]在TN系統中,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進行保護接零。
23.[答案]ABC
[解析](1)單相觸電。系指人體在地面或其他接地體上,人體的一部位觸及到一相帶電體的觸電。
(2)兩相觸電是指人體的兩個部位同時觸及兩相帶電體的觸電。此時加于人體的電壓比較高,所以對人的危險性甚大。
(3)跨步電壓觸電。在電氣設備對地絕緣損壞之處,或在帶電設備發生接地故障之處,就有電流流人地下,電流在接地點周圍土壤中產生電壓降,當人走進接地點附近時,兩腳之間便承受電壓,于是人就遭到跨步電壓而觸電。
24,[答案]CD
[解析]此題的考點是有關電工安全用具的知識。電工安全用具是防止觸電.墜落、灼傷等危險,保障工作人員安全的電工專用工具和用具。包括起絕緣作用、起驗電和測量作用的絕緣安全用具,整高作業的登高安全用具,以及檢修工作中使用的臨時接地線。遮欄.標示牌等檢修安全用具。絕緣安全用具包括絕緣桿、絕緣夾鉗、絕緣靴、絕緣手套。絕緣墊和絕緣站臺。絕緣安全用具分為基本安全用具和輔助安全用具.前者的絕緣強度能長時間承受電氣設備的工作電壓,能直接用來操作電氣設備。后者的絕緣強度不足以承受電氣設備的工作電壓,只能加強基本安全用具的作用。絕緣桿和絕緣夾鉗屬于基本安全用具,絕緣靴、絕緣手套、絕緣墊和絕緣站臺屬于輔助安全用具。
25.[答案]BCD
[解析]必須安裝漏電斷路器的設備和場所:
1.屬于I類的移動式電氣設備及手持式電動工具。
2.2.安裝在潮濕,強腐蝕性等環境惡劣場所的電器設備。
3.建筑施工工地的電氣施工機械設備。
4.暫設臨時用電的電器設備。
5.賓館。飯店及招待所的客房內插座回路。
6.機關。學校、企業、住宅等建筑物內的插座回路。
7.游泳池,噴水池。浴池的水中照明設備。
8.安裝在水中的供電線路和設備。
9.醫院中直接接觸人體的電氣醫用設備。
10.其它需要安裝漏電保護器的場所。
三.案例分析題參考答案及解析
[案例一參考答案]
1.①機械傷害:②觸電。③放炮:④胃頂片幫:⑤透水:⑥瓦斯爆炸:⑦中毒和窒息:⑧火災:⑨其他爆炸。
2(1)未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2)現場安全生產規章制度不完善.未落實(3)疏于安全教育培訓。(4)應急救援預案不完善,應急演練缺失,(5)沒有現場安全檢查和礦井管理錯誤,(6)未采取有效措施,消除事故隱患,(7)安全生產投入不足,(8)未建立完善安全管理組織機構和人員配置:(9)設備設施缺乏維護。保養。檢測和維修。
3.(1)通知井下作業人員緊急升井,(2)停止井下一切生產活動,停止送電,(3)啟動應急預案,應急救援隊伍和人員集結待命;
[案例二參考答案]
1.(1)該礦礦長違章指揮工人越界開采,冒險進入積水采空區下作業。(2)在未采取有效探放水技術措施的情況下,工人在進入工作面爆破時與積水采空區打透,導致透水事故發生。(3)該煤礦2003年安全評價為D類煤礦后,有關部門給該礦下達了停產整頓指令,該礦在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下,拒不執行有關部門下達的停產整頓指令,擅自恢復生產,違章冒險作業。(4)該煤礦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沒有制定符合實際的規章制度.作業規程、災害預防計劃,沒有采取有效的井下探放水安全技術措施。(5)礦長及井下作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工人安全技術素質差。
2.事故調查處理應當按照實事求是。尊重科學的原則,及時,準確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質和責任,總結事故教訓,提出整改措施,井事故責任者提出處理意見。事故調查處理具體辦法由國務院制定。
3.(1)巷道壁或煤壁“桂汗”。(2)煤層變冷。(3)淋水加大,頂板來壓,或底板鼓起并有滲水。
(4)出現壓力水流(或稱水線).這表明離水源已較近,應密切注視水流情況,如果出水渾濁說明水源很近,如果出水清凈則較遠。(5)煤層有水擠出,井產生“嘶嘶”聲。(6)工作面有害汽體增加。(7)煤壁或巷道壁“桂紅”,酸度大,水味發濕和有臭雞蛋味。(8)煤發潮發暗。
4.礦井必須做好水害分析預報,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則。
煤礦生產屬地下作業,地質和水文地質條件錯綜復雜,在很多情況下,由于勘探手段和客觀認識能力的限制,對地下含水條件掌握不清,不能確保沒有水害成脅,或者說還存在水災“疑問區”。因此,在據進施工過程中,必須分析推斷前方是否有疑問區,有則采取超前鉆探措施,探明水源位置、水壓。水量及其與開采煤層的距離,以便采取相應的防治水措施,確保安全生產。
[案例三參考答案]
1.煤礦防治水工作應當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基本原則,采取“防、堵、疏、排、截”綜合防治措施。
2.透水預兆:
(1)煤層變潮溫、松軟,煤幫出現滴水.淋水現象,且淋水由小變大,有時煤幫出現鐵銹色水跡。
(2)工作面氣溫降低,或出現霧汽或硫化氫汽味。
(3)有時可聽到水的“嘶嘶”聲。
(4)礦壓增大,發生片幫、冒頂及底鼓。
出現上述情況是應撒出所有受水患威脅地點的人員,報告礦調度室,井發出警報。在原因未查清、隱患未排除之前,不得進行任何采捆活動。
3.(1)必須了解水災的地點,性質,估計突出水量、靜止水位。突水后涌水量影響范圍、補給水源及有影響的地面水體。(2)掌握災區范圍,如發生事故前人員分布、礦井中有生存條件的地點、進入該地點的可能通道,以便迅速組織搶險救援。(3)按積水量、涌水量組織強排,同時發動群眾堵塞地面補給水源,排除有影響的地表水體積水,必要時可采用灌漿堵水。(4)加強排水與搶險救援中的通風,切斷災區電源,防止瓦斯及其他有害汽體聚積和涌出。(5)排水后。偵察搶險中,要防止冒頂掉底和一次水災。(6)搬運和搶救遇險者,要防止突然改變傷員已適應的環境和生存條件,造成不應有的傷亡。
4.應急演練方案應明確演練目標。場景和情景、實施步驟、評估標準、評估方法、培訓動員、物資保障,過程控制、評估總結、資料管理等。
[案例四參考答案]
1.根據《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第四十一條,分配職工上崗作業前未進行安全教育、培訓,經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處4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責令停產整頓,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紀律處分。第四十二條,煤礦作業場所的瓦斯.粉塵或者其他有赤有害氣體的濃度超過國家安全標準或者行業安全標準,經煤礦安全監察人員責令立即停止作業,拒不停止作業的,由煤礦安全監察機構責令停產整頓,可以處10萬元以下的罰款。
2.防范措施
(1)煤礦必須完善各種基礎資料,特別是各礦井開采情況資料,自然發火情況等。高瓦斯礦井采空區上部有義區的,不能盲目生產,應一律停產整頓,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報上級有關部門批準。
(2各煤礦在啟封火區時,必須進行充分論證,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并經有關部門批準。
(3)各部門管理人員要認真吸取事故教訓,加大管理力度,嚴格落實各項管理制度,特別要加大對礦井瓦斯及火區的管理,同時加強對工人的安全教育,嚴格按三大規程作業。加強日常的安全檢查,發現安全隱忠要及時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在日常生產中上下安全信息要暢通。
(4)礦井必要的安全設施.設備要配置齊全,特別是瓦斯監測、監控,及礦工自救器等設備要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