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經濟結構直接影響商業銀行的表現是( )
A. 經濟結構影響國民經濟增長速度
B. 經濟結構影響國民經濟增長質量
C. 經濟結構影響經濟主體對商業銀行服務的需求
D. 經濟結構影響國民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
2.從產業機構的角度來看,我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在銀行業務中占比低的重要原因是( )
A. 第一產業的基礎地位不牢固
B. 第二產業的主導地位不明顯
C. 第三產業在國明經濟中所占比重較低
D. 過分注重發展第三產業
3.從支出的角度來看,國民生產總值不包括( )
A. 消費
B. 儲蓄
C. 投資
D. 凈出口
4.五家國有及國有控股大型商業銀行中,資產總額最大(截至2005年末)的一家是( )。
A. 中國銀行
B. 中國建設銀行
C. 中國工商銀行
D. 中國農業銀行
5.2007年1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決定:“按照分類指導、‘一行一策’的原則,推進政策性銀行改革。首先推出( )改革,全面推行商業化運作,主要從事中長期業務。對政策性銀行業務要實行( )。”
A. 中國進出口銀行,責任明確的審批制
B. 中國進出口銀行,公開透明的招標制
C. 國家開發銀行,責任明確的審批制
D. 國家開發銀行,公開透明的招標制
6.適應經濟結構變化發展起來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其所具有的作用不包括( )。
A. 在一定程度上填補了國有商業銀行收縮機構造成的市場空白
B. 較好地滿足了中小企業和居民的融資和儲蓄業務需求
C. 帶動了中國股市的繁榮發展
D. 打破了計劃經濟體制下國家專業銀行的壟斷局面
7.我國第一家批準設立境內代表處的外資銀行是( )。
A. 花旗銀行
B. 日本輸出入銀行
C. 東亞銀行
D. 渣打銀行
8.新中國第一家信托公司是( )。
A. 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
B. 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
C. 北京國際信托投資公司
D. 上海國際信托投資公司
9.銀行管理流動性,實現盈利性和流動性之間的平衡的重要基礎是( )
A. 股票市場
B. 衍生產品市場
C. 貨幣市場
D. 信貸市場
10.發行市場與流通市場的主要區別在于( )。
A. 金融工具交割日期不同
B. 融資方式不同
C. 交易的階段不同
D. 交易工具類型不同
11.《銀行業監督管理法》中對于銀行業監督管理的目標的敘述中不包含( )。
A. 提高銀行業競爭能力
B. 維護公眾對銀行業的信心
C. 促進銀行業的合法、穩健運行
D. 維護銀行業合法權益
12.根據2005年《貨幣經紀公司試點管理辦法》,貨幣經紀公司的收入來源限于( )。
A. 存貸款利差收入
B. 金融產品投資收益
C. 傭金
D. 社會捐助
13.銀監會提出的良好監管的標準不包括( )。
A. 努力減少金融犯罪
B. 能夠促進金融的穩定,同時又促進金融的創新
C. 努力提升我國銀行業在國際金融服務中的競爭能力
D. 對監管者和被監管者兩方面都應當實施嚴格明確的問責制
14.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業務對象是企業,業務內容是批發業務,從經濟結構的角度來看,這在很大程度上是決定于( )
A. 私人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比較大
B. 第三產業發展比較迅速
C. 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D. 推動整個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是投資
15.從支出的角度來看,私人購買住房的支出包含在( )之中
A. 私人消費
B. 投資的固定資本形成
C. 投資的存貨增加
D. 政府消費
16.在金融市場上,金融資產的價格變動反映了整體經濟運行的態勢和企業、行業發展前景,從而銀行貨幣資金流向相應的企業、行業,這是金融市場的( )功能。
A. 貨幣資金融通
B. 資源配置
C. 調節經濟
D. 定價
17.與資本市場上的金融工具相比,貨幣市場上的金融工具不具有的特征是( )
A. 償還期短
B. 流動性強
C. 預期收益率高
D. 風險小
18.我國金融市場中,場外市場以( )為主體。
A. 銀行間市場
B. 債券回購市場
C. 股票市場
D. 外匯市場
19.衡量經濟增長的宏觀經濟指標是( )。
A. 國內生產總值
B. 貨幣發行總量
C. 消費者物價指數
D. 進出口總額
20.與通貨膨脹一樣,( )也是貨幣供求失衡、物價不穩定的一種表現。
A. 股票價格波動
B. 經濟周期
C. 貨幣發行量
D. 通貨緊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