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小鎮歷史文化資源集中,鎮中心由老城街、新集街、臨安路、泰山路等幾條主要的歷史街道組成。老城街區有一明清時期文學家住宅古建筑,主體木構架庭院式結構,占地面積2.5萬m2,厲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層出迭進,總計有大小天井42個,房屋214間。庭院廳堂布置合理,空間景觀層次豐富且變化無窮,形成“迷宮式”建筑群。目前,其已成為集住宿、觀賞、旅游、娛樂為一體的,有一定規模和檔次的,有品位、有豐富文化內涵的旅游精品景點。
文廟位于泰山路,總體布局采用中軸對稱宮殿式,有1殿、2堂、2閣、5祠、8坊,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建筑群,是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殿內藏有古代珍貴文物,用28棵柱支撐全殿。廟竽周圍古柏森森,顯得莊嚴肅穆,雄偉壯觀。
在對該歷史文化街區進行消防性能化設計評估時,分別從火災風險源、街區基礎信息、消防力量和社會防控等進行火災風險評估,在古建筑內配置室內外消火栓、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滅火器等消防設施及器材。
根據以上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共21分):
1.中國古建筑按照建筑物的用途分類,包括哪些類型?
2.古建筑的火災危險性包括哪些?
3.古建筑防火安全措施包括哪些?
4.建筑火災風險評估流程包括哪些?
5.火災危險源識別包括內部危險源和外部危險源的識別。內部危險源識別需從哪些方面考慮?外部危險源識別需從哪些方面考慮?
6.建筑被動防火系統、主動防火系統和安全疏散系統都包括哪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