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規定對違法實施行政處罰的人員追究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對直接負責人(A)。
A.追究刑事責任
B.追究民事責任
C.給予行政處分
D.給予開除處分
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規定了(D)類可以設定行政許可的事項。
A.4
B.8
C.5
D.6
3.生產和儲存火災危險性為甲類的氣體,其爆炸下限為(C)
A、≤10%
B、≥10%
C、<10%
D、>10%
4.建筑構件在空氣中遇明火或在高溫作用下難起火,當火源移開后燃燒立即停止,則這種構件是(B)
A、不燃體
B、難燃體
C、燃燒體
D、易燃體
5.在火災過程中,(A)是造成煙氣向上蔓延的主要因素。
A、煙囪效應
B、火風壓
C、孔洞蔓延
D、水平蔓延
6.在火災中,沒有防火保護的受力鋼構件極易受高溫變形,當溫度升至300℃時,鋼材的強度即開始逐漸下降,通常在(A)后,結構就會倒塌。
A、15~30min
B、30~60min
C、1小時
D、2小時
7.防煙樓梯間及前室的門應為(B)。
A、甲級防火門
B、乙級防火門
C、丙級防火門
D、耐火極限不低于3h的防火卷簾
8.除規范另有規定外,防火閥安裝在通風空調系統管道上,動作溫度宜為 (B)。
A.280℃
B.70℃
C.72℃
D.220℃
9.排煙防火閥安裝在排煙系統的管道上,動作溫度為(C)。
A.72℃
B.70℃
C.280℃
D.220℃
10.防火閥是安裝在通風、空調系統的送、回風管上,平時處于開啟狀態,火災情況下當管道內氣體溫度達到(A)°C時關閉,
A、70
B、80
C、90
D、120
11.排煙防火閥是安裝在排煙系統管道上,在一定時間內能滿足耐火穩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起隔煙阻火作用的閥門。當管道內排出的煙氣溫度達到(D)℃時,閥門自動關閉。
A、100
B、200
C、180
D、280
12.消防控制、通信和警報線路采用暗敷設時,宜采用金屬管或經阻燃處理的硬質塑料管保護,并應敷設在不燃燒體的結構層內,且保護層厚度不宜(D)mm。
A、大于50
B、小于50
C、大于40
D、小于30
13.防煙樓梯間風壓的余壓值應(C)前室和合用前室的余壓。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小于
14.某醫院住院樓,高28米,8層,每層建筑1800平方米,設內走道,雙面布房,設計人數最多為160人,設有三部樓梯,和三部電梯。該大樓的內走道凈寬、樓梯凈寬分別不應小于( D )米。
A、1.5 、1.1
B、1.3、1.2
C、1.4 、1.4
D、1.5、1.3
15.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設置在地下一層時,室內地坪與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應大于( B )米。
A、7
B、10
C、12
D、15
16.一、二級單層、多層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A)米。
A、6
B、 7
C、8
D、9
17.高層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C)米。
A、9
B、 11
C、13
D、14
18.高層民用建筑與一、二級耐火等級多層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A)米。
A、9
B、 11
C、13
D、14
19.高層建筑與相鄰高層建筑裙房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A)米。
A、9
B、 11
C、13
D、14
20.高層建筑的裙房與其他一、二級多層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A)米。
A、6
B、 7
C、9
D、11
21.一類高層民用建筑與耐火等級一、二級丙類廠(庫)房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C)米。
A、15
B、13
C、20
D、25
22.耐火等級一、二級丁、戊類廠(庫)房與一類高層建筑裙房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B)米。
A、9
B、10
C、15
D、20
23.甲類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C)米。
A、16
B、14
C、12
D、10
24.高層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C)米。
A、9
B、 10
C、13
D、15
25.甲類倉庫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C)米。
A、13
B、15
C、20
D、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