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建筑高度超過( )m的公共建筑應設避難層。(D)
A.50
B.80
C.90
D.100
202.一類高層民用建筑內長度超過( )米的無直接自然通風內走道應設機械排煙系統。(B)
A.15
B.20
C.10
D.18
203.超過32米的二類高層民用建筑內雖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 )米的內走道應設機械排煙系統。(D)
A.30
B.40
C.50
D.60
204.高層民用建筑內的營業廳,其室內任何一點至最近的疏散出口的直線距離不宜超過( )米。(C)
A.15
B.20
C.30
D.25
205.除規范另有規定外,二級耐火等級建筑樓板的耐火極限不應小于( )h。(D)
A.3.0
B.2.0
C.1.5
D.1.0
206.除規范另有規定外,甲類廠房與明火或散發火花地點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米。(B)
A.20
B.30
C.40
D.50
207.在爆炸性氣體環境中,當氣體蒸氣比空氣重時,電氣線路應在較高處敷設或( )。(D)
A.接地保護
B.穿金屬管保護
C.穿鋅管保護
D.直接埋地
208.帶裙房的高層建筑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當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開啟外窗進行自然排煙、裙房部分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 )。(B)
A.局部機械排煙設施
B.局部正壓送風系統
C.向疏散方向開啟的甲級防火門
D.向疏散方向開啟的丙級防火門
209.當膠合板表面涂覆一級飾面型防火涂料時,可作為( )(B)級裝修材料使用。
A.A
B.B1
C.B2
D.不低于B1級
210.有爆炸危險的甲、乙類生產部位,宜設在單層廠房靠外墻或多層廠房的( )靠外墻處。(B)
A.最下一層
B.最上一層
C.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D.常年主導風向下風向
211.高層民用建筑中防火墻的耐火級限應為( )。(A)
A.3h
B.4h
C.3.5h
D.2.5h
212.玻璃幕墻與每層樓板、隔墻處的縫隙應采用( )填塞密實。(A)
A.不燃燒材料
B.難燃燒材料
C.可燃燒材料
D.易燃燒材料
213.下面需設二個安全出口的有( )。(D)
A.面積為90 ㎡甲類廠房,生產人數為4人
B.面積為180 ㎡,人數為40人的辦公室
C.可停靠40輛車的停車場
D.面積為65 ㎡的地下室
214.附設在建筑物內的消防水泵房,應用耐火極限不低于( )的不燃燒體墻和樓板與其它部門隔開。(B)
A.0.5h
B.1.0h
C.1.5h
D.2.0h
215.汽車加油站除規范另有規定外,距重要公共建筑不應小于( )m。(D)
A.25
B.30
C.40
D.50
216.人防工程室內凈高不超過6m時,每個防煙分區的建筑面積不應大于( )㎡(B)
A.400
B.500
C.1000
D.1500
217.城市液化石油氣供應站的氣瓶庫距重要的公共建筑不應小于( )m。(A)
A.25
B.30
C.50
D.15
218.架空電力線路與一級汽車加油站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 )倍桿高。(B)
A.1
B.1.5
C.2
D.2.5
219.當小型甲、乙、丙類液體儲罐直埋時,其與高層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比露天的儲罐防火間距減少( )%。(D)
A.10
B.30
C.25
D.50
220.散發可燃氣體、可燃蒸汽的甲類廠房與明火或散發火花的地點不應小于( )m。(B)
A.25
B.30
C.50
D.80
221.( )類生產除工藝要求必須采用多層廠房外,宜采用單層廠房。(C)
A.甲,乙,丙
B.甲,乙
C.甲
D.乙
222.( )類生產不能設在高層廠房內。(B)
A.甲,乙
B.甲
C.使用爆炸下限<60℃的液體
D.產生浮游狀態的可燃粉塵
223.高層民用建筑的柴油發電機房應設儲油間,其儲量不應超過( )h的需要量。(D)
A.2
B.4
C.8
D.24
224.高層民用建筑的垃圾道( )設在樓梯間內。(B)
A.不宜
B.不應
C.嚴禁
D.宜
225.廠(庫)區圍墻與廠(庫)內建筑的間距不宜小于( )m,圍墻兩側建筑物之間應滿足防火間距要求。(B)
A.4
B.5
C.10
D.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