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地標巴黎圣母院大教堂起火,令所有人都感到悲傷、遺憾!如果火災真的就發生在你的身邊,怎么辦?作為非消防人員關鍵時刻,建議三十六計跑為上策,盡快疏散。
發生火災往哪跑?
往疏散通道跑,盡快到跑到樓梯間然后到室外或其他安全地帶。常見的疏散通道列舉如下:
1、8層住宅:即27米及以下的多層住宅,每個單元僅有一部疏散樓梯,如果樓上發生火災盡快往樓下跑。如果樓下發生火災樓梯間無法逃生的話,只能在房間內等待救援。注意要把門封閉,有條件的不斷用水打濕,防止過熱。同時要在窗口等容易被人發現的地方求援。多層建筑其高層一般在當地消防云梯保護范圍以內。
2、18層住宅:即54米及以下的二類高層住宅,每個單元有一部疏散樓梯,如果樓上發生火災盡快往樓下跑,如果樓下發生火災樓梯間無法逃生的話,要往樓頂跑。樓梯間會有疏散門通向樓頂平臺,通過平臺可以到另一單元樓梯間疏散。建筑防火設計規范要求上人平屋頂必須具備人員疏散能力。現實生活中,物業經常把樓梯頂部疏散門上鎖,這相當于將疏散通道鎖閉了,必須改正。
3、33層住宅:即高于54米小于100米一類高層住宅,每個單元必須有兩個疏散樓梯間,兩個疏散出臺步行距離不得小于5米,同時其樓頂上門平臺亦可通向相鄰單元用于疏散。當發生火災時要及時跑到未被煙氣影響的樓梯疏散。如果都被影響了就跑樓頂向相鄰單元疏散。
4、公共建筑:如辦公樓、寫字樓、商場、酒店、賓館等均為公共建筑,其疏散樓梯必不少于兩個,一般分布在每層的兩側靠外墻,也有的采用核心筒設計,疏散樓梯在中間設置,但兩個疏散樓梯間出口不得小于5米,要在火災時能及時找到樓梯間。特別是在賓館住宿時,要先看看并找到疏散樓梯間,陌生環境尤為重要。
5、百米以上公共建筑:現在超高層寫字樓越來越多,百米以上的建筑如何逃生呢。建筑防火設計規范規定,超過百米的建筑每隔50米設置一個避難層。避難層是火災時用來人員臨時避難的場所,避難層內不允許有可燃物。樓上發生火災時,及時通過疏散樓梯跑就可以了。當樓下發生火災且疏散通道被煙氣影響時,就只能跑到避難層等待救援了。要有意識地去找找看看避難層在哪,方便火災時應急。
同時,百米以上建筑如標準層大于2000平方米的話,會在樓頂設直升機停機坪,如無法往下疏散至樓梯間或避難層的話,就到樓廳停機坪等待直升機救援。但所在城市是否有直升機就不好說了。
6、特殊場所。如電影院、兒童娛樂場所,會有獨立的專門用于該場所人員疏散的樓梯間。這個通道最近、方便,是逃生的選擇。
發生火災怎么跑?
1、消防培訓常說要彎腰低姿疏散,實際疏散時要看有沒有煙氣,沒有煙氣正常跑就可以,還能跑得快些。
2、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如果有煙氣的話,這個措施其實效果很一般,濕毛巾的透氣性非常差,建議家庭也好單位也罷,配備防煙面罩,以備不策。目前賓館一般都標配了。
3、有煙氣看不清怎么辦。如果疏散通道被煙氣影響了,能見度降低,熟悉還好,如果不熟悉要注意看疏散指示標志,一般在墻面一米以下位置,有方向指示疏散門的位置,順著疏散標準跑就可以找到出口。
4、不能坐電梯。電梯不是消防疏散設施,電梯井內容易形成煙囪效應而煙氣聚集,發生火災時電梯都會迫降首層,并打開電梯門不能再使用。
5、跳樓逃生不是好主意。實在沒有疏散路徑的,樓層不高的可以用床單等結繩逃生,樓層高的可以安裝緩降器逃生,實在沒辦法的就盡量在房間等待救援吧。
6、勿貪戀財務,抓緊時間盡快跑。生命重于一切,時間就是生命,要在聽到警報時養成警覺的意識,*反映就是科學逃生。
跑當然不是火災治標治本的辦法,卻是降低火災事故后果的好措施。愿大家養成比較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愿火災事故中不再有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