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防火間距
概念 | 防火間距是一座建筑物著火后,火災不致蔓延到相鄰建筑物的空間間隔,它是針對相鄰建筑間設置的 |
作用
| 1.防止火災在相鄰的建筑物之間相互蔓延 |
主要影響因素 | 熱輻射強度(熱輻射強度與消防撲救力量、火災延續時間、可燃物的性質和數量、相對外墻開口面積的大小、建筑物的長度和高度以及氣象條件等有關) |
防火間距的確定原則
防止火災蔓延 | 根據火災發生后產生的輻射熱對相鄰建筑的影響,一般不考慮飛火、風速等因素。根據建筑的實際情形,將一、二級耐火等級多層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定為6m,其他三、四級耐火等級的民用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有所增加 |
保障滅火救援 | 防火間距還應滿足消防車的最大工作回轉半徑和撲救場地的需要,結合實踐經驗,規定一、二級耐火等級高層建筑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3m |
節約土地資源 | 如果設定的防火間距過大,會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 |
防火間距的計算 | 防火間距應按相鄰建筑物外墻的最近距離計算,如外墻有凸出的可燃構建,則應從其凸出部分外緣算起,如為儲罐或堆場,則應從儲罐外壁或堆場的堆垛外緣算起 |
知識點試題
某工廠有一座建筑高度為21m的丙類生產廠房,耐火等級為二級。現要在旁邊新建一座建筑耐火等級為二級、建筑高度為15m、屋頂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且屋面無天窗的丁類生產廠房。如該丁類生產廠房與丙類廠房相鄰一側的外墻采用無任何開口的防火墻,則兩座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 )m。(2015年考試真題)
A.10
B.3.5
C.4
D.6
【答案】C
【解析】兩座一、二級耐火等級的廠房,當相鄰較低一面外墻為防火墻且較低一座廠房的屋頂耐火極限不低于1.00h,丙、丁、戊類廠房之間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4m。因此,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知識點講解(點擊下圖進入聽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