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人高考教育理論預測試題答案
一、1.B2.B3.B4.C5.B6.B7.A8.D9.B10.D11.B12.B
二、答案要點:
13.正確。社會需要與人的自身發展需要是辯證統一的。一方面,教育總是按社會的需要來培養人,人的自身發展離不開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社會是由個體的人組成的,社會需要并不排斥個人自身興趣、愛好、才能的發展。因此,制定教育目的應反映出社會需要和個體發展之間的辯證統一的關系。
14.錯誤。教育制度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制度是指國民教育制度,是一個國家為實現國民教育目的,從組織系統上建立起來的一切教育設施和有關規章制度;狹義的教育制度是指學校教育制度。該觀點只提到了狹義的教育制度。
三、答案要點:
15.(1)尊師愛生。
(2)民主平等。
(3)教學相長(教可以促進學;教師可以向學生學習;學生可以超過老師)。
16.(1)專業理想的建立。
(2)專業知識的拓展和深化。
(3)專業能力的提高。
(4)自我的形成。
17.(1)通過各科教學和課外文藝活動實施美育。
(2)通過大自然實施美育。
(3)通過社會日常生活實施美育。
四、答案要點:
18.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具體目標為:
(1)改變課程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
(2)改變課程結構過于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
(3)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于注重書本的現狀。
(4)改變課程實施過于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
(5)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
(6)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
五、19.C20.B21.D22.C23.D24.C25.C26.D27.C28.C29.B30.A
六、答案要點:
31.錯誤。考試焦慮除了降低學習效率和影響考試成績外,還會危及學生形成焦慮人格。32.錯誤。性格是指人對現實的穩定態度和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的人格特性。
七、答案要點:
33.(1)知覺的選擇性。即把知覺的對象優先從背景中區分出來的特性。
(2)知覺的整體性。當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時,人能夠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把它知覺為一個整體,這就是知覺的整體性。
(3)知覺的理解性。人在知覺某一客觀對象時,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經驗去認識它,并用語詞把它標志出來。
(4)知覺的恒常性:知覺條件在一定范圍內變化時,被知覺的對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的特性。
34.(1)思維的基本過程:①分析和綜合;②比較;③抽象與概括;④系統化與具體化。(2)創造性思維的過程:①準備期;②醞釀期;③豁朗期;④驗證期。
35.能力差異的表現包括:
(1)能力類型的差異:人的能力類型的差異主要表現在知覺、表象、記憶、想象、言語和思維等類型和品質方面。
(2)能力水平的差異:能力的水平差異主要指智力差異(即一般能力的差異)。
(3)能力表現早晚的差異:人們在能力的發展速度上也存在著差異。
八、答案要點:
36.意志的品質:
(1)意志的自覺性。
(2)意志的果斷性。
(3)意志的自制性。
(4)意志的堅韌性。
意志品質的培養:
(1)胸懷大志,確立崇高的理想。
(2)加強目的性教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
(3)從小事做起,在困難中磨煉意志。
(4)根據意志品質差異,采取不同的鍛煉措施。
聯系實際進行闡述。
手機用戶可訪問成人高考考試網:(https://m.233.com/chengkao/)
考試報名:2016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入口 成人高考費用 現場確認
報考指南:2016年成人高考新手指南 報考答疑 專升本報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