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文言文閱讀:21-29小題,共30分。
閱讀下面一段課文,回答下列試題。
有問之,對日:“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復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茍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恩,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復顧。甚者爪其膚從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日愛之,其實害之;雖日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第21題 郭橐駝所說的“植木之性”是什么?
答案: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第22題 郭橐駝能不能真的使樹“碩茂”、“早而蕃之”?
答案: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
第23題 將“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譯成現代漢語,并說明這句話說明了什么道理?
答案:栽種時要像養育自己子女一樣,種完之后,放到那里就如同扔掉一樣。
這句話是郭橐駝所說的樹之天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閱讀下面一段課文,回答下列試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第24題 頷聯“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使用了哪種修辭手法?其比興意義是什么?
答案:頷聯二句采用了雙關和比喻的修辭方法。以春蠶吐絲的“絲”諧音相思的“思”,用的雙關的手法。而春蠶吐絲,絲盡而死,蠟燭燃燒,燒盡淚止,又是比喻刻骨的相思之情。這種比興手法,構思奇特而貼切,成為描寫堅定的愛情心理的名句。
第25題 總結這首詩的主題。
答案:這首詩寫戀人之間的刻骨相思與離別之苦。
第26題 閱讀全詩,分析這首詩的抒情層次。
答案:首聯第一句直接抒情,“相見時難”是客觀之難,由于女子的特殊身份,決定他們見面之不易。而“別亦難”,是主觀之難,因見面的機會極為難得,所以分別時難舍難分。而第二句“東風無力百花殘”,以百花殘落表現美好的愛情正遇到了某種障礙。
頷聯二句承此而來,以“春蠶到死、蠟炬成灰”比喻不管遇到什么樣的挫折,愛情至死不渝。
尾聯回應相見之難,說兩個人不能自由來往,只希望給他們傳遞信息的人殷勤相助。
閱讀下面一段課文,回答下列試題。
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干。長吏明知不中破,急斂暴征求考課。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剝我身上帛,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惻隱知人弊。白麻紙上書德音,京畿盡放今年稅。昨日里胥方到門,手持尺牒榜鄉村。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
第27題 閱讀全詩,分析詩的層次。
答案:本詩共分四個層次。開頭至“禾穗未熟皆青干”,寫農夫遇到春旱秋凍,沒有收成。第二層從“長吏明知不申破”至“明年衣食將何如”,揭露地方官為了自己的政績考核,依舊橫征暴斂,百姓只好破產,典樹賣地完成租稅,一下子陷入了衣食無著的困境。“剝我身上帛”至“何必鉤爪鋸齒食人肉”,為第三層,直接指斥壓榨百姓的官吏就是吃人的豺狼。最后八句為第四層,寫皇帝下詔免稅,可等到命令發到百姓手中,絕大部分的百姓已經破產,只得了一個接受皇恩的虛名。
第28題 概括這首詩的主題思想。
答案:這首詩的主題思想是借杜陵叟的遭遇,反映當時官吏在災年仍然上瞞下欺、勒索租稅的黑暗現象,諷刺皇帝的仁慈只是使百姓虛受其恩。
第29題 解釋這段文字中J加點字的含義。
秀:
考課:
放:
榜:
答案:秀:吐穗開花。 考課:考核地方官吏的政績以定升降。 放:免。 榜:張貼。
2017成考:2017年成人高考報名時間/入口 2017年成人高考招生簡章
告別盲目備考,鎖定考點,突破難點,2017年成人高考一次過不是問題!點擊進入>>
掃一掃,隨時隨地學習,海量試題等你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