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之《燈下漫筆》考點精解
《燈下漫筆》
魯迅
1.作冢作品
本文選自魯迅雜文集《墳》,是針對當時復古思潮的一篇文藝性論文。魯迅,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字豫才,后取學名周樹人,魯迅是l918年5月在《新青年》上發表中國篇現代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時始用的筆名。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也是中國現代雜文的開創者。魯迅一生著述豐富,主要有短篇小說集3部(《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散文詩集1部(《野草》),散文集l部(《朝花夕拾》)。其中,雜文集就有16部,如《墳》《南腔北調集》等。
2.結構層次
部分是從民族心理角度來剖析歷史,揭示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一治一亂”的歷史實際上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的交替循環,揭露了封建統治者如何運用巧妙的統治術,即先“將人不當人”,然后“給他略等于牛馬的價格……”要人們心悅誠服地接受其統治。作者指出正是封建專制的愚民統治造成了百姓奴性十足的民族心理,而這種心理也使得百姓長期處于被奴役的地位。于是作者號召青年不要上復古主義者的當,要向前看,去開創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
第二部分是從民族文化角度揭露中國黑暗落后的現狀,剖析中國“固有文明”的實質。所謂中國的“固有文明”實為用中國人的“子女玉帛所做的奉獻于征服者的大宴”。給殖民者不斷奉獻“人肉筵席”是封建統治階級賣國投降“同化”政策所致;所謂的中國就是安排這一筵席的廚房。帝國主義者稱贊中國“固有文明”是出于反對中國現代化的用心。于是作者再次號召青年“要掃蕩這些食人者,掀掉這筵席,毀壞這廚房”,才能創造當家做主的新時代。
本文兩部分是并列結構,也是一個有機整體,共同體現了作者強烈的批判精神和開創新時代的思想。部分是剖析歷史,揭示問題的根源,第二部分是對現狀的揭露和批判。部分剖析歷史是為了更好地讓人們認清現狀,明確其選擇。而對現狀的揭露也是更清楚地理解歷史。前一部分是采用古今對比,后一部分是中外對照,兩部分在結尾處都提出了創建“第三樣時代”的號召,突出本文的主旨。
3.三種時代的內涵
本文揭示了兩個時代,一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在這兩個時代里,中國百姓是處于被封建反動勢力和帝國主義奴役的奴隸地位的。作者對這兩個時代是持否定態度的。而“第三樣時代”指的應該是不同于前兩個時代的新時代:人民將不安于奴隸的地位,起而反抗,推翻舊制度,爭取到做“真正的人”的地位,主宰自己的命運,真正當家做主。
4.青年的使命
本文兩次提出了“現在青年的使命”,其具體內涵是號召青年要向前看,要勇往直前,推翻舊社會,創建一個勃勃向上的、過去從未有過的嶄新時代。
5.形象化的手法
本文善于運用形象化的手法,以形象性、文藝性與高度的理論概括相結合來說理論事。作者在議論和說理的過程中,善于運用形象化的手法,善于運用形象性、文藝性與高度的理論概括相結合的方法。如他把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一治一亂”的歷史形象地概括為:“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的交替循環。他把帝國主義在中國的特殊享受和權利,比作統治者用子女玉帛做成的“人肉筵席”,把舊中國比作安排這一筵席的廚房。運用這些貼切、生動的形象化比喻可以將事物的本質表現得更加淋漓盡致,令人觸目驚心。
6.修辭方法
本文作者善于運用比喻、排比、反語等修辭手法增強了作品議論的氣勢和諷刺性。如作者把中國幾千年的“中國固有的精神文明”比作是給洋人享用的“人肉筵席”,對中國固有文明的諷刺十分尖銳。此外作者還運用排比結合反語來說理議事,如“我們在目前,還可以親見各式各樣的筵宴,有燒烤,有翅席,有便飯,有西餐。但茅檐下也有淡飯,路旁也有殘羹,野上也有餓莩;有吃燒烤的身價不資的闊人,也有餓得垂死的每斤八文的孩子……”。反語如“古人的良法美意”“皇恩浩蕩”“天下太平”等。這些排比、反語等修辭手法的運用增強了作品議論的氣勢和諷刺性。
講師輔導:為了幫助考生全面系統的備考,233網校開設有成考VIP班、精講班針對考試不同需要,有側重點、分階段的對學員進行輔導。有效結合歷年考試特點,預測考試方向,梳理各章重要考點,分析考點出題形式,講解答題思路,傳授應試技巧。點擊免費試聽>>>
關注熱點:2014成考報名時間及入口 報名條件 招生簡章 考試教材 考試大綱
輔導推薦:2014成考復習規劃 模擬題 真題 教育理論備考專題 醫學綜合講義
相關推薦
- 2017年成人高考專升本大學語文考試文學常識12-19
- 2016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文學常識高頻考點07-12
- 2016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文學常識匯總01-25
- 2016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詩詞部分復習資料(3)01-21
- 2016年成人高考專升本語文詩詞部分復習資料(2)01-21
?γ??????? | ??? | ???/???? | ??????? | ???? |
---|---|---|---|---|
????(?????)?????? | ????? | ??150 / ??150 | ![]() |
???? |
???(?????)?????? | Monica | ??150 / ??150 | ![]() |
???? |
???(??)?????? | ???? | ??150 / ??150 | ![]() |
???? |
???(??)?????? | ????? | ??150 / ??150 | ![]() |
???? |
???????(?????)?????? | ?????? | ??150 / ??150 | ![]() |
???? |
???(?????)?????? | Monica | ??150 / ??150 | ![]() |
???? |
??????(?)(?????)?????? | ???? | ??150 / ??150 | ![]() |
???? |
??????(??)(?????)?????? | ????? | ??150 / ??15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