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現代文閱讀:共30分。
閱讀魯迅《風波》中的幾段文字,然后回答30~32小題。
此后七斤雖然是照例日日進城,但家景總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著,不再來聽他從城內得來的新聞。七斤嫂也沒有好聲氣,還時常叫他“囚徒”。
過了十多日,七斤從城內回家,看見他的女人非常高興,問他說,“你在城里可聽到些什么?”
“沒有聽到些什么。”
“皇帝坐了龍庭沒有呢?”
“他們沒有說。”
“咸亨酒店里也沒有人說么?”
“也沒有人說。”
“我想皇帝一定是不坐龍庭了。我今天走過趙七爺的店前,看見他又坐著念書了,辮子又盤在頂上了,也沒有穿長衫。”
“……”
“你想,不坐龍庭了罷?”
“我想,不坐了罷。”
現在的七斤,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給他相當的尊敬,相當的待遇了。到夏天,他們仍舊在自家門口的土場上吃飯;大家見了,都笑嘻嘻的招呼。九斤老太早已做過八十大壽,仍然不平而且康健。六斤的雙丫角,已經變成一支大辮子了;伊雖然新近裹腳,卻還能幫同七斤嫂做事,捧著十八個銅釘的飯碗,在土場上一瘸一拐的往來。
第30題 七斤嫂為什么看到趙七爺“又坐著念書了,辮子又盤在頂上了,也沒有穿長衫”,就能得出“皇帝不坐龍庭”的結論?這說明趙七爺是一個怎樣的人物?(4分)
【正確答案】皇帝坐龍庭時,趙七爺曾放下辮子,穿起長衫,如今卻盤起辮子,脫下長衫,這便意味著形勢對他不利,故而七斤嫂便能得出“皇帝不坐龍庭”的結論。(2分)
這說明趙七爺是封建復辟勢力的代表人物。(2分)
第31題 六斤“新近裹腳”、“在土場上一瘸一拐的往來”這屬于什么描寫?在小說中什么深刻含義?(4分)
【正確答案】細節描寫。(2分)
它說明封建傳統還在禁錮著年青一代。(2分)
第32題 請說明結尾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正確答案】這個結尾告訴我們,中國農村并沒有發生根本的變革,這種狀況不改變,封建勢力還會卷土重來,類似的辮子風波還會繼續上演,從而進一步深化了主題(答“深化了主題”也可給分)。(2分)
閱讀艾青《我愛這土地》,然后回答33~35小題。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
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連羽毛也腐爛在土地里面。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第33題 這首詩前后兩部分的抒情方式有何不同?(4分)
【正確答案】前一部分借助鳥兒的歌唱間接抒情;(2分)
后一部分以自問自答的方式直抒胸臆。(2分)
第34題 “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和“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分別象征什么?(4分)
【正確答案】前者象征飽受侵略和蹂躪的祖國;(2分)
后者象征中國人民不間斷的反抗和斗爭。(2分)
第35題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感情?(2分)
【正確答案】抒發了詩人對災難深重的祖國深沉的愛。(2分)
閱讀茅以升《學習研究“十六字決”》中的一段文字,然后回答36~38小題。
①治學就是做學問。何謂有學問?用簡單明了的話說,就是懂得的知識多,能運用這些知識。范成大《送別唐卿戶曹擢第四歸》有句詩:“學力根深方蒂固”。世界上沒有“生而知之”的圣人,只有學而知之的“天才”。要使自己懂得多,首先就要學得多。我經常和青年同志們說要“博聞強記”,就是這個意思。②學習要學得深,但不要鉆“牛角尖”。許多知識都是互相聯系的。要想學得深,在某一方面作出成就,首先就要學得廣,在許多方面有一定的基礎。正像建塔一樣,一個高高的頂點,要有許多材料作基礎。世界上許許多多專家,沒有一個是鉆“牛角尖”鉆出來的。馬克思、恩格斯是搞社會科學的專家,但他們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而且很有造詣。據一些研究馬、恩的同志說,馬克思、恩格斯能在社會科學方面做出如此輝煌重大的突破和創見,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靠學數學鍛煉了自己嚴謹的科學的思維能力。馬克思、恩格斯自己也說過類似的話。因此,要想當專家,首先應該是“博”士,要想成為某一門知識的專家的同志,千萬別把自己的視野限制在這門學科的范圍內。學文科的要學理,學理科的要學文。大家都可以學點音樂、美術之類。③現在有些同志對專業研究頗有見地,但因為文學水平差,論文寫不好,研究成果表達不清,得不到別人的承認,更談不上研究成果為社會服務。有些知識,看起來與自己的專業無關,但學了,見多識廣,能啟迪你的思想,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習。
第36題 這段文字可分作三層(文中已用①②③標出),請寫出每層的大意。(4分)
①
②
③
【正確答案】①要想懂得多,就要學得多。(1分)
②要想學得深,就要學得廣。(2分)
③從反面舉例說明知識不廣的危害。(1分)
第37題 這段文字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請任選其中的一種方法作具體說明。(4分)
【正確答案】①引證法:引用范成大的詩“學力根深方蒂固”說明學習廣博的重要。
②類比法:以建塔要有許多材料作基礎,類比學習上打基礎的重要。
③例證法:以作為社會科學家的馬克思、恩格斯對數學同樣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為例,說明要想成為專家,首先應當是“博”士。
(上述三種方法,答對其中一種即可給4分)
第38題 這段文字強調了哪種學習方法?(2分)
【正確答案】博聞強記。(2分)
四、作文:50分。
第39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井無壓力不噴油,人無壓力輕飄飄”,適當的壓力可以轉化為我們前進的動力。
請以《壓力與動力》為題,寫一篇以議論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正確答案】略。
2017成考:2017成人高考新手指南 成人高考報名條件 成人高考考試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