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多項選擇題
1.[答案]:BCD
[解析]:在財務管理中,衡量風險大小的指標主要有方差、標準差、標準離差率等。
[該題針對“資產風險的衡量”知識點進行考核]
2.[答案]:BC
[解析]:減少風險主要有兩方面的意思一是控制風險因素,減少風險的發生,二是控制風險發生的頻率和降低風險損害程度。減少風險的常用方法有:進行準確的預測,對決策進行多方案優選和替代,及時與政府部門溝通獲取政策信息,在發展新產品前,充分進行市場調研,采用多領域、多地域、多項目、多品種的經營或投資以分散風險。由此可知,選項B.C是答案;選項A屬于規避風險,選項D屬于轉移風險的對策。
[該題針對“風險控制對策辨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3.[答案]:BCD
[解析]:轉移風險的對策包括:向保險公司投保;采取合資、聯營、聯合開發等措施實現風險共擔;通過技術轉讓、租賃經營和業務外包等實現風險轉移。選項A是減少風險的方法。
[該題針對“風險控制對策辨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4.[答案]:ACD
[解析]:本題中從第3年初開始每年有100萬元流入,直到第6年初。
選項A的表達式是根據“遞延年金現值=各項流入的復利現值之和”得出的,“100×(P/F,10%,2)”表示的是第3年初的100的復利現值,“100×(P/F,10%,3)”表示的是第4年初的100的復利現值,“100×(P/F,10%,4)”表示的是第5年初的100的復利現值,“100×(P/F,10%,5)”表示的是第6年初的100的復利現值。
選項B,本題中共計有4個100,因此,n=4;但是注意,第1筆流入發生在第3年初,相當于第2年末,而如果是普通年金則第1筆流入發生在第1年末,所以,本題的遞延期m=2-1=1,因此,m+n=1+4=5,所以,選項B的正確表達式應該是100×[(P/A,10%,5)-(P/A,10%,1)]。選項C和選項D是把這4筆現金流入當作預付年金考慮的,100×[(P/A,10%,3)+1]表示的是預付年金現值,表示的是第3年初的現值,
因此,計算遞延年金現值(即第1年初的現值)時還應該再折現2期,所以,選項C的表達式正確;100×[(F/A,10%,5)-1]表示的是預付年金的終值,即第6年末的終值,因此,計算遞延年金現值(即第1年初的現值)時還應該再復利折現6期,即選項D的表達式正確。
[該題針對“遞延年金現值的計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5.[答案]:ABD
[解析]:面值為1000元,每半年發放40元的利息,所以半年的利率為(40/1000)×100%=4%,年票面利率=4%×2=8%,年實際利率=(1+4%)2-1=8.16%。
[該題針對“利率的計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6.[答案]:ABD
[解析]:實際收益率表示已經實現的或者確定可以實現的資產收益率,所以C的說法不正確。
[該題針對“資產收益率的類型”知識點進行考核]
7.[答案]:ACD
[解析]:遞延年金有三種計算方法:
第一種方法:先把遞延期以后的年金套用普通年金公式求現值,這時求出來的現值是第一個等額收付前一期期末的數值,距離遞延年金的現值點還有m期,再向前按照復利現值公式折現m期即可,計算公式為P=A×(P/A,i,n)×(P/F,i,m);
第二種方法:把遞延期每期期末都當作有等額的收付A,把遞延期和以后各期看成是一個普通年金,計算出這個普通年金的現值,再把遞延期多算的年金現值減掉即可,計算公式為P=A×[(P/A,i,m+n)-(P/A,i,m)];
第三種方法:先求遞延年金終值,再折現為現值,計算公式為P=A×(F/A,i,n)×(P/F,i,n+m)。
[該題針對“遞延年金現值的計算”知識點進行考核]
8.[答案]:ABC
[解析]:年金是指一定時期內每期等額收付的系列款項,年金的形式多種多樣,如保險費、養老金、折舊(直線法計提)、租金、等額分期收(付)款以及零存整取或者整存零取儲蓄等等。注意按照加速折舊法計提的每期的折舊額是不同的,所以不屬于年金的形式。
[該題針對“年金的辨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9.[答案]:BC
[解析]:財務管理的環境包括經濟環境、法律環境和金融環境,其中經濟環境是最為重要的,它的內容主要包括:經濟體制、經濟周期、經濟發展水平、宏觀經濟政策和通貨膨脹等。選項B屬于法律環境構成要素,選項C屬于金融環境構成要素,因此本題答案是BC。
[該題針對“財務管理的環境”知識點進行考核]
10.[答案]:BCD
[解析]:投資決策中長期投資涉及的時間長、風險大,決策分析時更重視貨幣時間價值和投資風險價值的計量。所以選項A不正確。
[該題針對“財務管理內容辨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11.[答案]:ABCD
[解析]: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目標的具體內容包括:
(1)強調風險與報酬的均衡,將風險限制在企業可以承受的范圍內;
(2)強調股東的首要地位,創造企業與股東之間利益的協調關系;
(3)強調對代理人即企業經理人或經營者的監督和控制,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以便企業戰略目標的順利實施;
(4)關心本企業一般職工的利益,創造優美和諧的工作環境和合理恰當的福利待遇,培養職工長期努力地為企業工作;
(5)不斷加強與債權人的關系,培養可靠的資金供應者;
(6)關心客戶的長期利益,以便保持銷售收入的長期穩定的增長;
(7)加強與供應商的協作,共同面對市場競爭,并注重企業形象的宣傳,遵守承諾,講究信譽;
(8)保持與政府部門的良好關系。
[該題針對“財務管理的目標”知識點進行考核].[答案]:ABC
[解析]: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的主要優點:
(1)考慮了風險因素;
(2)在一定程度上能避免企業追求短期行為;
(3)對于上市公司而言,比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獎懲。缺點:
(1)通常只適用于上市公司,非上市公司難以應用;
(2)股價不能完全準確反映企業財務管理狀況;
(3)強調更多的是股東權益,而對其他相關者的利益重視不夠。所以正確答案是ABC。
[該題針對“財務管理的目標”知識點進行考核].[答案]:BCD
[解析]:企業與債務人之間的財務關系,主要是指企業將其資金以購買債券、提供借款或商業信用等形式出借給其他單位所形成的經濟關系。
[該題針對“財務關系辨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14.[答案]:ABCD
[解析]:廣義地說,分配是指對各種收入進行分割和分派的行為。
[該題針對“財務活動辨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15.[答案]:ABCD
[解析]:
[該題針對“財務活動辨析”知識點進行考核]
16.[答案]:BCD
[解析]:選項A,借入資金是企業債權人提供的資金,不是股東提供的資金。
[該題針對“財務活動辨析”知識點進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