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考試中,幾乎每套試卷都是以不定項選擇題的形式考查了第七章管理會計基礎,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七章總體偏計算,大家在備考的過程中,不能以背公式來代替練習,不能用動嘴來代替動筆。根據2019的考生反饋,存在做不完題的情況,出現這樣的問題,歸根結底是練習不夠的原因,2020的考生一定要引以為戒。
第七章 管理會計基礎考情分析
【細嚼考點】
第1節 管理會計概述(大概率不會出不定項選擇題)
1、預算管理領域應用的工具方法:滾動預算、零基預算、彈性預算(清楚這三種預算各自的特征)。
2、成本管理領域應用的工具方法:目標成本法、標準成本法、變動成本法、作業成本法。
★其中,作業成本法的原則:作業消耗資源、產出消耗作業。
3、績效管理領域應用的工具方法:關鍵績效指標法、經濟增加值法、平衡記分卡、績效棱柱模型。其中前三者考查的頻率要更高。
4、貨幣時間價值:掌握復利現值、復利終值、年金現值、年金終值的計算。在2020年的考試中,很有可能出單選的小計算。
第3節 產品成本的歸集和分配(考查計算型的不定項選擇題)
1、廢品損失:可以降價出售的不合格品、產品入庫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損壞變質的產品和實行“三包”企業在產品出售后發現的廢品,均不包括在廢品損失里。
2、可修復廢品損失:結轉后“廢品損失”的借方余額反映的是歸集的可修復損失成本,應轉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科目的借方。
3、非正常停工費,計入企業的當期損益;季節性停工應計入產品成本。
4、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的歸集和分配:著重掌握約當產量比例法。
5、放大的選擇:
計算方法 | 適用的情形 |
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 各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 |
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價法 | 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但各月變化不大的產品或月末在產品數量很小的產品。 |
在產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計價法 | 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直接材料成本在生產成本中所占比重較大且材料在生產開始時一次就全部投入。 |
約當產量比例法 | 各月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也較大,且生產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等加工成本的比重相差不大的產品。 |
在產品按定額成本計價法 | 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穩定,而且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化不是很大的產品。 |
定額比例法 | 各項消耗定額或成本定額比較準確、確定,但各月末在產品數量變動較大的產品。 |
在產品按完工產品成本計價法 | 月末在產品已接近完工,或者產品已經加工完畢但尚未驗收或包裝入庫的產品。 |
第4節 產品成本計算方法(結合約當產量法出不定項選擇題,特別是品種法)
計算方法 | 適用的情形 |
品種法 | 單步驟、大量生產。eg:發電、供水、采掘 |
分批法 | 單件、小批生產。eg:造船、重型機器制造、精密儀器制造 |
分步法 | 大量大批的多步驟生產。eg:冶金、紡織、機械制造 |
相關推薦:想通關卻不想做題?不要再自我欺騙式的學習!考點演練 查漏補缺>>
2020年初級會計職稱備考已經開始,難點多,立即加入233網校取證班學習,早備考早拿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