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企業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企業。該企業購入甲材料600公斤,每公斤含稅單價為50元,發生運雜費2000元,運輸途中發生合理損耗10公斤,入庫前發生挑選整理費用200元。該批甲材料的入賬價值為( )元。
A、30000 B、32000 C、32200 D、32700
答案:C
解析:材料的入賬價值一般包括采購價格、進口關稅和其他稅金、運輸費、裝卸費、保險費以及其他可直接歸屬于存貨采購的費用,企業為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時,其材料的入賬價值還應包括增值稅,因此,該批甲材料的入賬價值=600×50+2000+200=32200(元)。由于運輸途中發生的損耗屬于合理損耗,因此,應作為材料的入賬價值。
2、貸記卡首月最低還款額不得低于其當月透支余額的( )。
A、5% B、2% C、20% D、10%
答案:D 解析:準貸記卡的透支期限最長為60天,貸記卡首月最低還款額不得低于其當月透支余額的10%。
3、某單位在現金清查中發現庫存現金較賬面余額短缺120元,經查,該部分現金短缺屬于無法查明的其他原因,其應作( )處理。
A、管理費用 B、其他應收款-出納 C、應收賬款 D、營業外支出
答案:A
解析:無法查明原因的現金短缺,經批準后計入管理費用科目
4、某高科技企業進口一條生產線,安裝完成后,固定資產原值為200000元,預計使用年限5年,預計凈殘收入8000元。按雙倍余額遞減法計算各年折舊額,則第4年計提的折舊額應為( )元。
A、21600 B、17280 C、17600 D、14080
答案:C
解析:最后兩年應進行平均。第一年折舊為200000×2/5=80000;第二年折舊120000×0.4=48000;第三年折舊(120000-48000)×0.4=28800;第四年折舊(120000-48000-28800-8000)×0.5=17600
5、甲企業采用賬齡分析法核算壞賬,該企業2004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為400萬元,“壞賬準備”科目貸方余額16萬元;2005年發生壞賬10萬元,發生壞賬收回4萬元。2005年12月31日應收賬款余額為350萬元,其中未到期應收賬款70萬元,估計損失為0.5%;過期1個月應收賬款為120萬元,估計損失為1%;過期2個月的應收賬款為100萬元,估計損失3%,過期3個月應收賬款為20萬元,估計損失為5%;超過3個月應收賬款為40萬元,估計損失為6%。企業2005年應提取的壞賬準備為( )萬元。
A、2.05 B、-2.05 C、7.95 D、-7.95
答案:B
解析:70×0.5%+120×1%+100×3%+20×5%+40×6%=7.95(萬元),2005年應提取的壞賬準備=7.95-(16-9+4)=-2.05(萬元)
6、加工物資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的,其所負擔的消費應計入( )。
A、加工物資成本
B、“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科目的借方
C、“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
D、“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科目的貸方
答案:A 解析:凡屬加工物資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的,其所負擔的消費稅應計入加工物資成本;如果收回的加工物資用于連續生產應稅消費品的,應將所負擔的消費稅先計入“應交稅金-應交消費稅”科目的借方,按規定用以抵扣加工的消費品銷售后所負擔的消費稅。
7、某企業月初結存原材料的計劃成本為50000元,本月收入原材料計劃成本為100000元,其中10000元為尚未付款的材料,本月發出材料的計劃成本為80000元,“原材料成本差異”的月初數為借方1000元,本月收入材料成本差異2000元(超支)。則本月的材料成本差異率為( )。
A、2.1% B、2% C、1.3% D、4.2%
答案:B
解析:(1000+2000)÷(50000+100000)=2%
8、某工業企業,2001年5月份發生一場火災,共計損失120萬元,其中流動資產損失75萬元,固定資產損失45萬元。經查明事故原因是由于雷擊所造成的。企業收到保險公司的賠償40萬元,其中流動資產保險賠償款30萬元,固定資產保險賠償款10萬元。企業由于這次火災損失而計入營業外支出的金額為( )。
A、120萬元 B、80萬元 C、45萬元 D、35萬元
答案:B
解析:有保險賠償的部分不能計入營業外支出中,同樣也不作為計算所得稅的依據。120-40=80萬元
9、甲零售商場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稅率為17%,采用售價金額核算法對發出存貨進行計價。該商場2004年10月期初庫存的音像制品進銷差價15萬元,總售價(含稅)50萬元。本期購入音像制品的價款200萬元,增值稅進項稅額34萬元,發生的運輸費6萬元,保險費4萬元,采購過程中發生的倉儲費、包裝費、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等其他采購費用合計2萬元,本期購入音像制品的總售價(含稅)290萬元。甲零售商場2004年10月份音像制品的進銷差價率是( )。
A、17.35% B、30.88% C、27.35% D、21.63%
答案:B
解析:本期購入商品的進銷差價為290-200=90(萬元),注意:進項稅額 不可計入購入商品的成本,對于商品流通企業來說,運輸費、保險費及其他費用應計入營業費用,不計入采購商品的成本。零售企業的售價是含稅的,期初庫存商品和本期購入商品一律按含價格計算進銷差價比較簡便。甲零售商場2004年10月份進銷差價率是(15+90)÷(50+290)×100%=30.88%
10、A公司2005初年應收賬款余額為3000000元,壞賬準備有貸方余額為15000元。當年發生壞賬10000元,2006年末應收賬款余額為3200000元,壞賬準備提取比例為5‰,A公司則應提壞賬準備為( )元。
A、16000 B、11000 C、15000 D、6000
答案:B
解析:2006年末A公司應提壞賬準備=3200000×5‰-(15000-10000)=11000(元)。
11、下列各項,不應計提固定資產折舊的是( )。
A、季節性停用的大型設備
B、已提足折舊仍在使用的大型設備
C、以融資租賃方式租入的大型設備
D、以經營租賃方式租出的大型設備
答案:B
解析:不計提折舊的固定資產除了B項外,還有就是單獨作為固定資產入賬的土地,除此之外,其他一切均需計提折舊
12、某項固定資產發出后續支出2萬元,該項支出使可能流入企業的經濟利益超過了原先的估計。該項固定資產的原值20萬元,累計折舊6萬元。預計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15萬元。則該項固定資產發出后續支出后的賬面價值是( )萬元。
A、14 B、15 C、20 D、16
答案:B 解析:該項固定資產發出后續支出后的賬面價值為20-6+1=15(萬元)。2萬元后續支出只能將其中的1萬元予以資本化。因為如果將2萬元的后續支出全部資本化,則固定資產的賬面價值為20-6+2=16(萬元),超過了該固定資產的可收回金額15萬元.
13、A企業2004年8月1日購入B企業2003年1月1日發行的面值為1000元、票面利率為12%的三年期債券,到期一次還本付息。A企業以每張1100元的價格購入100張,另外支付有關稅費5000元。該項債券投資的溢價為( )元。
A、3000 B、10000 C、5000 D、0
答案:A
解析:債券投資溢價=1100×100-1000×100×7/12×12%-1000×100=3000(元)。
14、某企業并購A公司,A公司資產負債表列資產總額3000萬元,負債總額2000萬元,該企業所支付的并購價款1200萬元,該企業可作為無形資產入賬的商譽為( )萬元。
A、1200 B、200 C、1000 D、1800
答案:B
解析:1200-(3000-2000)=200(萬元)
15、固定資產清理凈損失屬于生產經營期間正常的處理損失,應借記( )科目。
A、長期待攤費用
B、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
C、營業外支出-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
D、固定資產清理
答案:C 解析:固定資產清理凈損失屬于生產經營期間正常的處理損失,應借記“營業外支出-處置固定資產凈損失”科目;屬于生產經營由于自然災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損失,借記“營業外支出-非常損失”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