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判斷題
1、存貨期末計價中,所采用的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法中的“成本”是指期末存貨的歷史成本,可變現凈值是指存貨的估計售價。()
2、借款費用準則中的資產支出只包括為購建固定資產而以支付的現金、轉移非現金資產或者承擔的帶息債務形式發生的支出。()
3、按現行制度規定,企業接受捐贈資產形成的資本公積,不能直接用來轉增資本。()
4、企業的盈余公積(法定公益金)可用于購置固定資產,也可用于購置流動資產,但無論用于哪一方面,均對盈余公積總額不產生影響。()
5、由于正常原因造成的單項工程報廢或毀損的,減去殘料價值和過失人或保險公司賠償后的凈損失,報批準后應計入營業外支出。()
6、涉及補價的多項資產交換與單項資產交換的主要區別在于,需要對換入各項資產的價值進行分配,其分配方法與不涉及補價多項資產交換的原則相同,即按各項換入資產的公允價值與換入資產公允價值總額的比例進行分配,以確定各項換入資產的入賬價值。()
7、企業本年的合并資產負債表,是在上年合并資產負債表的基礎上,通過調整本年發生的事項而編制的。()
8、對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中的調整事項,涉及損益的,通過“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科目核算,然后將“以前年度損益調整”的余額轉入“本年利潤”科目。
9、附或有條件的債務重組,債務人將來應付中未發生的或有支出,待結算時應將其全部轉入資本公積中。()
10、企業應將土地使用權作為無形資產核算,待實際開發時一次性地將賬面原值結轉到房地產開發成本。()
四、計算分析題
1、大華公司是一家股份制有限責任公司,所得稅率為33%,采用應付稅款法核算所得稅,盈余公積按凈利潤的15%提取,其中法定盈余公積的提取比例為10%,法定公益金為5%。1)大華公司2001年9月1日,一批賒銷給丙公司的商品貨款已到期,該商品的賬面成本為2800萬元,售價為3000萬元,增值稅率為17%,丙公司因資金困難無法按時償付此債權,雙方約定執行債務重組,有關條款如下:(1)首先豁免20萬元的債務;(2)以丙公司生產的a設備來抵債,該商品賬面成本為1800萬元,公允售價為2000萬元,增值稅率為17%,抵償2340萬的債務。大華公司取得后作為固定資產使用。設備于2001年12月1日辦妥了財產轉移手續。(3)余款約定延期兩年支付,如果2002年丙公司的營業利潤達到200萬元,則丙公司需追加償付30萬元。(4)大華公司于2001年12月18日辦妥了債務解除手續。(5)丙公司在2002年實現營業利潤230萬元。2)大華公司將債務重組獲取的設備用于銷售部門,預計凈殘值為10萬元(同稅法),會計上采用5年期直線法折舊口徑。2003年末該設備的可收回價值為1210萬元,2005年末的可收回價值為450萬元。固定資產的預計凈殘值始終未變。3)大華公司于2006年6月1日將a設備與丁公司的專利權進行交換,轉換當時該設備的公允價值為288萬元。丁公司專利權的賬面余額為330萬元,已提減值準備40萬元,公允價值為300萬元,轉讓無形資產的營業稅率為5%,雙方約定由大華公司另行支付補價12萬元。財產交換手續于6月1日全部辦妥,交易雙方均未改變資產的用途。[要求]根據上述資料,完成以下要求:1.作出大華公司債務重組的賬務處理;2.作出大華公司2003年、2004年和2005年a設備的折舊及減值準備處理;3.作出丁公司以專利權交換大華公司設備的會計處理;4.計算大華公司換入專利權的入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