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推薦: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歷年真題及答案解析專題
歷年經典試題回顧
一、單項選擇題
1.某企業產品入庫后發生可修復廢品一批,生產成本14萬元,返修過程中發生材料費1萬元、人工費用2萬元、制造費用3萬元,廢品殘料作價0.5萬元已回收入庫。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該批可修復廢品的凈損失為( ?。┤f元。(2012年)
A.5.5
B.14
C.19.5
D.20
【答案】A
【解析】可修復廢品損失的返修費用要記入“廢品損失”科目,同時將收回的材料價值和賠款從“廢品損失”科目轉到“原材料”或“其他應收款”科目,沖減廢品損失,所以廢品損失凈額=1+2+3-0.5=5.5(萬元)。
2.某工業企業甲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發現不可修復廢品一批,該批廢品的成本構成為:直接材料3200元,直接人工4000元,制造費用2000元。廢品殘料計價500元已回收入庫,應收過失人賠償款1000元。假定不考慮其他因素,該批廢品的凈損失為( ?。┰#?011年)
A.7700
B.8700
C.9200
D.10700
【答案】A
【解析】廢品損失是在生產過程中發生的和入庫后發現的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以及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扣除回收的廢品殘料凈值和應收賠款以后的損失。所以該批廢品的凈損失=3200+4000+2000-500-1000=7700(元)。
3.下列各項中,應計入產品成本的是( ?。?。(2011年)
A.固定資產報廢凈損失
B.支付的礦產資源補償費
C.預計產品質量保證損失
D.基本生產車間設備計提的折舊費
【答案】D
【解析】現象A計入營業外支出;選項B計入管理費用;選項C計入銷售費用;選項D計入生產成本。
4.甲產品經過兩道工序加工完成,采用約當產量比例法將直接人工成本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甲產品月初在產品和本月發生的直接人工成本總計23200元。本月完工產品200件;月末第一工序在產品20件,完成全部工序的40%;第二工序在產品40件,完成全部工序的60%。月末在產品的直接人工成本為( ?。┰?2011年)
A.2400
B.3200
C.6000
D.20000
【答案】B
【解析】在產品的約當產量=20×40%+40×60%=32(件);單位成本=23200/(200+32)=100(元/件);月末在產品成本=32×100=3200(元)。
5.企業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各月在產品數量變化不大時,最適宜將產品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月末在產品之間分配的方法是( ?。?2011年)
A.定額比例法
B.不計算在產品成本法
C.約當產量比重法
D.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算法
【答案】D
【解析】月末在產品數量較多,個月在產品數量不大時,采用在產品按固定成本計算法。
6.某企業生產甲、乙兩種產品,2009年12月共發生生產工人工資70000元,福利費10000元。上述人工費按生產工時比例在甲、乙產品間分配,其中價成品的生產工時為1200小時,乙產品的生產工時為800小時。該企業生產甲成品應分配的人工費為( ?。┰?。(2010年)
A.28000
B.32000
C.42000
D.48000
【答案】D
【解析】該企業生產甲產品應分配的人工費=(70000+10000)/(1200+800)×1200=48000(元)。
7.扶住生產成本交互分配法的交互分配,是指將輔助生產成本首先在企業內部( )。(2009,年)
A.輔助生產車間之間分配
B.輔助生產車間與銷售部門之間分配
C.輔助生產車間與基本生產車間之間分配
D.輔助生產車間與行政管理部門之間分配
【答案】A
【解析】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輔助生產成本,;應先根據各輔助生產車間內部相互供應的數量:和交互分配前的成本分配率(單位成本),進行一次交互分配,因此選項A正確。
8.某企業只生產和銷售甲產品,2007年4月1日期初在產品成本3.5萬元。4月份發生如下費用:領用材料6萬元,生產工人工資2萬元,t制造費用1萬元,行政管理部門物料消耗1.5萬元,專設銷售機構固定資產折舊費0.8萬元。t月末在產品成本3萬元。該企業4月份完工甲產品的生產成本為( ?。┤f元。(2008年)
A.9
B.9.5
C.8.3
D.11.8
【答案】B
【解析】甲產品的生產成本=3.5+(6+2+1)-3=9.5(萬元)。
9.某企業本月生產A產品耗用機器工時120小時,生產B產品耗用機器工時180小時。本月發生車間管理人員工資3萬元,產品生產人員工資30萬元。該企業按機器工時比例分配制造費用。假設不考慮其他因素,本月B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為( ?。┤f元。(2008年)
A.1.2
B.1.32
C.1.8
D.1.98
【答案】C
【解析】本月B產品應分配的制造費用=3/(120+180)×180=1.8(萬元)。
免費體驗:2012年最新試題免費體驗,給你最真實的考場??!
編輯推薦:233網校推行全真模擬機考應用平臺,點擊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