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1、《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2頁第1行:預付款項不多的企業,可以不設置“預付賬款”科目,而直接通過“應付賬款”科目核算。其中“應付賬款”是否應為“應收賬款”科目?第280頁第14行:預付款項業務不多的事業單位,也可以將預付的賬款直接記入“應收賬款”科目的借方,不設置“預付賬款”科目。請問:預付賬款和預收賬款在企業和事業單位中會計處理方法上不同嗎?
解答:預付賬款科目核算企業按照購貨合同規定預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應付賬款科目核算企業因購買材料、商品和接受勞務供應等而應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這兩個科目核算的內容基本一致,都是企業因購買貨物等應支付給供應單位的款項,因此,為了簡化核算,對于預付款項不多的企業,可以不設置“預付賬款”科目,而直接通過“應付賬款”科目核算。
預付賬款的核算,在企業和事業單位中會計處理方法確有不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規定:預付款項業務不多的事業單位,也可以將預付的賬款直接記入“應收賬款”科目的借方,不設置“預付賬款”科目。
問題2、《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2頁,[例1—11](2)的兩筆會計分錄可否只編制一筆會計分錄?即:
借:原材料 5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銳 8 500
貸:預付賬款 25 000
銀行存款 33 500
解答:如果業務是同時發生,則可以合并成一筆分錄;如果業務不是同時發生,則還是應做兩筆分錄。
問題3、《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7頁,[例1-23](1)會計分錄直接貸記“銀行存款”,為何不是“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而[例1-22]則是“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為什么?請予解釋。
解答:[例1-22]使用“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是因為按題目說明“甲公司委托某證券公司購入股票”,按照規定應通過“其他貨幣資金——存出投資款”(理由上次已經解答);而[例1-23],題目說明“甲公司購入”,是指甲公司使用自有資金直接向公司購買,不需通過證券公司,因此使用“銀行存款”。
問題4、《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18頁,[例1-25]中的公允價值變動100 000元、投資收益是50 000元是如何計算來的?
解答: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交易性金融資產應當按照公允價值計量,公允價值與賬面余額之間的差額計入當期損益;出售交易性金融資產時,應當將該金融資產出售時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余額之間的差額確認為投資收益,同時結轉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因此:2008年6月30日該筆債券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 580-2 550=30萬元。2008年12月31日該筆債券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2 560-2 580+30=10萬元。出售該債券確認的投資收益=2 565-2 550-10=5萬元。
問題5、《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21頁,[表1-2]續表中本期合計結存數量1 500是否應為150?
解答:是的。本期合計數結存數量應為150,續表中結存數量應為150,而不是1 500。
問題6、《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28頁,例[1-39]中的兩筆會計分錄可否只編制一筆會計分錄?即:
借:原材料—J材料 103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17 000
貸:預付賬款 80 000
銀行存款 40 000
解答:應該編制兩筆分錄,因為交易是分兩次進行的。
問題7、《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30頁,[例1-44 ],31頁[例1-46] 中的材料已經驗收入庫,為何還記入材料采購科目?可否記原材料科目?材料采購是否應是入庫前記入的科目?
解答:按照規定,在計劃成本法下,取得的材料首先要通過“材料采購”科目進行核算,“材料采購”科目借方登記采購材料的實際成本,“原材料”科目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需要考慮入庫材料計劃成本,并計算出材料成本差異,才可以從“材料采購”科目結轉記入“原材料”科目。
問題8、《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31頁,[例1-48]是否可編制會計分錄為:
借: 原材料-L材料 3 200 000
-M2材料 520 000
貸: 材料采購 3 500 000
材料成本差異 220 000
解答:可以,但應分別記入“材料成本差異”L/M2二級科目。
問題9、《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34頁,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攤銷法,領用專用工具時會計分錄為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購買時為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還是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
如果采用計劃成本核算,低值易耗品用五五攤銷法,材料成本差異應何時攤銷?
解答:低值易耗品采用五五攤銷法時,購買時,比照購入原材料的有關規定,在“在庫低值易耗品”明細科目內進行核算。當在用低值易耗品不能繼續使用時,應及時辦理報廢手續,月份終了,應根據當月報廢低值易耗品的計劃成本分攤成本差異,借記“制造費用”等科目,貸記“材料成本差異”科目(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異用紅字登記)。
問題10、《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36頁,[例1-58](4)貸:委托加工物資5 950 000、材料成本差異550 000是如何計算的?
解答:委托加工物資是由[例1-58]分錄(1)(2)(3)部分“委托加工物資”科目合并計算得出。
該委托加工物資的實際成本=(6 000 000-180 000)+120 000+10 000=5 950 000
該委托加工物資的成本差異=5 950 000-(65×100 000)=-550 000
問題11、《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46頁,[例1-75]數據是如何計算的?
解答:
借:銀行存款 50 000 000(5 000 000股×10元)
貸: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30 500 000(例1-72(2))
—損益調整 1 500 000(例1-73(1)(2)合并)
—其他權益變動 1 200 000(例1-74)
投資收益 1 680 000(銀行存款與長期股權投資之差,倒擠)
借: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1 200 000
貸:投資收益 1 200 000
解釋:來自于例1-74,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資本公積轉到投資收益。
問題12、《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52頁,[例1-79]購入工程物資的會計分錄,可否編制為如下會計分錄:
借:工程物資 500 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85 000
貸:銀行存款 585 000
解答:企業為自建固定資產而購入的工程物資不能作為進項稅額抵扣,因此,分錄只能寫成:
借:工程物資 585 000
貸:銀行存款 585 000
問題13、《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65頁,[例1-100](1)中兩個借貸方的科目“投資性房地產”、“開發成本”以前可有?
解答:開發完成寫字樓以后開始使用這兩個科目,是從“在建工程”等科目結轉過來的。
問題14、《初級會計實務》教材中第67頁,對商譽的介紹是“商譽的存在無法與企業自身分離,不具有可辨認性,不在本節規范”,請問:如何理解?
解答:“商譽”是與企業結合在一起且不可辨認,是指能在未來期間為企業經營帶來超額利潤的潛在經濟價值,或一家企業預期的獲利能力超過可辨認資產正常獲利能力的資本化價值。在企業合并時,它是購買企業投資成本超過被合并企業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例如:企業合并,甲公司公允價值100萬,乙公司愿意出120萬購買甲公司,則多出的20萬就是商譽。這部分內容在《中級會計實務》中有詳細介紹。
問題15、《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70頁,[例1-104](4)中甲公司編制的會計分錄是否應為2009年6月30日?
解答:甲公司編制的會計分錄,應為2009年6月30日。
問題16、《初級會計實務》第89頁,[例2-33]中會計分錄為借:制造費用,是否應為管理費用?教材第57頁有說明:企業生產車間(部門)和行政管理部門等發生的固定資產修理費用等后續支出,借記“管理費用”等科目。
解答:生產車間與生產相關的機器設備的修理費用應當計入“制造費用”。
問題17、《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89頁 ,[例2-34 ]中計算會計材料成本時,為什么 5 000×(1-7%)?5 000是否為含稅價格?而為何在計算進項稅時為5 000×7%?
解答:根據稅法規定,運輸勞務不屬于增值稅的范圍,但運輸費用的7%可以抵扣增值稅額,計入材料成本時,應當從中扣減。
問題18、《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91頁,倒數第7行關于小規模納稅人的賬務處理:貸記“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是否有誤?
解答:小規模納稅人取得的銷售收入屬于含稅價格,確認收入時,應當將應付增值稅款從中扣除,同時確認一項應付稅金的負債。
問題19、《初級會計實務》教材第94頁,[例2-49]中的(2) “收回委托加工物資用于對外銷售”的第三個會計分錄可否改為如下編制:
借:庫存商品 1 280 000
貸:委托加工物資 1 280 000
解答:這取決于企業收回的委托加工材料是繼續用于生產,還是作為商品對外銷售。如果對外銷售,可以用“庫存商品”科目核算。
問題20、《初級會計實務》第97頁,(四)應交土地增值稅中第2段倒數第3行,同時沖銷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貸記“無形資產”、“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等科目,是否應為:借記“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
解答:這里表述的意思是轉銷“累計攤銷”、“無形資產減值準備”科目的余額。
相關推薦:
2012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大綱
2012年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教材
最新報考:2012年全國初級會計職稱考試日期調整至10月27日
考試大會員中心,免費體驗全新考試應用,助您快速通關!考試大新推考試群組,互助交流!